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揭牌 杨玉良走马上任

01.12.2014  14:23

  东方网12月1日消息:卸任复旦大学校长月余,杨玉良昨天正式上任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首任院长。在昨天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暨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上,杨玉良强调,要“从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文化战略高度,来重视古籍保护事业”。

   上任前做了不少“功课

  从一所大学的掌门人、一位自然科学家转型进入一个与自身专业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杨玉良此前就曾表示,自己是“外行”,但深感这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在走马上任前,杨玉良已做了不少“功课”。杨玉良透露,“三年前,我们学校古籍修复专家黄正仪女士年龄到期了,面临退休,图书馆前馆长葛剑雄先生向我打报告,希望能够延聘黄正仪女士。我尽管是个自然科学家,但我知道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当时马上就答应了。另外,今年我们又特聘到上海图书馆退休的修复方面的专家赵嘉福先生,担任我们古籍保护方向的专业硕士导师。在这个行业,年龄是最宝贵的,年龄越大,经验会越多。此外,我们最近还将进一步引进专家。

  通过杨玉良的介绍,不难看出首任院长已准备开辟一片新事业。

  杨玉良在古籍保护方面也不能算完全的“外行”。“当前的古籍保护工作,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学科和技术,诸如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包括材料科学等等。”杨玉良表示,作为一个高分子材料科学家,自己以前在科研主业之外,利用业余时间参与过一些文物修复工作,为文物保护团队提供诸如涂料、填充物等各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包括不可移动的文物和可移动的文物。

   要把工作做到世界一流

  面对未来,杨玉良心中有着诸多规划。他说:“我们这个研究院也会加强跨学科研究,依托复旦大学理工、医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实力,全面培养我们国家的古籍以及各种文物的保护人才,把工作做到世界一流。

  据悉,2015年开始,该研究院将招收全国首届古籍保护方向专业硕士。“复旦大学要把这些事情认真做好,把这个课程的设置以及研究的项目设计好。

  杨玉良还设想,未来可能将设立古籍保护的专业博士学位。“专业博士学生的来源可以来自于生物学,对各种微生物比较熟悉;也可以来自化学材料,懂得各种材料老化的过程。”他希望,能够把各个学科的人才都吸引过来,从事古籍的保护和研究,“新成立的研究院不仅能够提升复旦大学人文学科实力,更要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同时,也要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强项方面找到进一步拓展和交叉的领域”。

  据介绍,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是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提议和支持下,由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院、中文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文史研究院、文博学院、外文学院等院系共同组建的学科平台,挂靠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