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启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让学术内行具资源掌控能力”

18.01.2015  10:53

1月13日,复旦大学宣布,历经两年多修改和讨论,《复旦大学关于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其主旨是“让学术内行具有学术行动能力和资源的掌控能力。”

根据《意见》,从2015年1月开始,复旦各个院系将不再“吃大锅饭”、等待学校资源的“计划分配”,它们将自己拿出人力资源、学科发展等规划“凭本事竞争”,学校根据院系规划进行资源配置。

破解困局要有实质性、综合性激励

权力过于集中、管理效率不高、组织协调不力、办学活力缺乏……近年来围绕中国高校大学治理体系开展的讨论中,以上词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传统的高教管理体制已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上的绊脚石。

早在2002年,复旦大学就试水两级管理改革。当时,一位海归院长千方百计争取到试点两级管理的机会,但没过多久就放弃了:“用人用钱都说了不算,拿什么做学科建设?这个管理权还是收回吧。”

“985三期”执行过程中,复旦曾再次试行经费使用权下放。院系有了财权后,在其他资源配置仍沿用老机制的背景下,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类似的问题在全国高校中并不少见。“校院两级管理没啥新鲜的,很多大学在做,做了近20年,学院有责无权,改来改去,意思不大。”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2013年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复旦治理体系改革再次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两年多次调研讨论,2014年底,复旦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出台,2015年1月即启动。

栽盆景还是种苗圃?简单的放权不解决问题。此次,复旦决心在学术治理和运行模式上,取得根本性突破。“这一次复旦的改革是综合性的,是从权力和资源双方面重新配置,这样才不会让学术权力"下放"但"空放"。”

要想“放得好”逼着“学校走”

复旦此次改革,一言以蔽之,就是设计一套“让学术内行具有学术行动能力和资源的制度”,呵护基层学术组织成长,从而使得一线教学科研组织的发展更顺畅。

2014年底,教育部核准了《复旦大学章程》。复旦利用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之机,展开了全校各级规章制度的全面梳理。到目前确认有效的规章制度总数为520件,废止和宣布失效文件、制度655件,并结合实际新建和修订了一批制度,为建立健全系统配套的管理体制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制度有了,还得有学术内行来支撑。学校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基本治理组织,为学术组织发展提供保障。目前,学校已修订完成《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术规范实施条例(试行)》《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并完善了教学指导委员会运行机制,为院系学术治理架构建设做好了顶层设计。

“流程再造”,是学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全盘铺开的基石。正是因为建立起了一批新的规则、标准、程序,并以之规范改革的推进,才能保障学术决策权力下放之后不至于放空。

与此同时,校级行政部门精兵简政,不惜“伤筋动骨”。据悉,从2012年7月开始,学校机关部门从42个精简到33个,学校机关科室从125个精简到83个。

做好规划才有“资源大餐”

学术决策权下放到院系一线手中后,院系会因为两级管理单位的地位“一叶障目”吗?在学校关于究竟如何推进两级管理的大讨论中,此类质疑声并不少。

谁先有好的框架,谁先得益,后来者就会跟进,形成示范效应。据记者了解,复旦物理系现在“非常自信”,教授们已经“准备好接受其他院系、学校"火眼金睛"的考验”。经过10多年建设完善,现在系里大小事务都由以长聘教师为主体成立的七个委员会讨论并依照章程决定。依靠这种治理模式,物理系的整体学术和教学水平在国际评估中得到了海外专家的一致认可。

对于改革的路径,被誉为“内部治理改革动员会”的校党委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指出:“对两级管理而言,关键是做好学科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其中人力资源规划来源于学科发展规划,人才规划建设是学科发展战略最核心的任务。只有真正清楚地认识到学科重点发展的方向,明确如何配置好人力资源,才能理清资源配置的方向。”

为确保改革的成功,复旦决定在学院做好本学院学科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乃至各类教学和课程规划的前提下,学校才会把各类岗位及相关资源整体配置给院系学院,然后由院系自主决定运行模式和实施方案。“只有院系具备了承接两级管理的能力,相应的权力才会下放。”一位学校负责人在全体院长系主任会议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