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复旦受捐1亿“不带任何条件”
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的复旦大学昨日收到迄今最大的单笔捐赠:复星集团通过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复旦-复星健康梦基金”。
这笔捐赠将主要用于建设复旦大学“一号医学科研楼”(命名为复星医学科研楼),支持复旦医科发展战略以及奖励在医学科研、创新管理、成果转化和教育发展等领域的杰出团队和个人。
“校友们的每笔捐助都能查到去向。”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冯晓源教授表示,除了使用,捐款的接受也有要求,如学校不会接受有附带条件的捐赠。冯晓源称,校方曾为此拒绝1亿美元的“大单”。
不过,相较于恒隆陈氏兄弟向哈佛大学捐赠3.5亿美元、潘石屹夫妇与哈佛大学签订1500万美元助学金协议等众多案例,国内校园捐赠文化尚不成熟、捐赠免税手续相较国外复杂等问题凸现。不过,“捐赠成为一种行为方式是趋势。”冯晓源称,捐款抵税的增长与诚信体系、社会成熟度、捐赠理念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给学生帮助才有反哺”
冯晓源说,到目前为止复旦接受的捐赠中,除了位于江湾的李兆基图书馆是1亿元人民币的捐赠,复星集团这次1亿元的捐赠是国内校友企业中最大的一笔,捐赠将分期到位。
复星集团的四位创始人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生。不过,通过许多媒体报道来看,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是很多中国商界名流更倾向于到国外名校去捐款,其中不乏“大手笔”捐赠。
为什么有人捐款“偏爱”国外学校呢?“在学生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学校没有提供任何帮助,想让校友后来再反哺,是不太现实的。”冯晓源告诉早报记者,毕业生之所以捐赠到国外去,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国外求学时,学校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了帮助。
同时,从学校对捐款的“渴求”和主动培养捐款文化来说,国内外也存在较大差异。冯晓源介绍,不同于国内大学以政府投入为主,国外私立学校必须靠捐赠才能维持发展。
哈佛耶鲁等名校的校友捐赠机构亦是完全独立的金融机构,所有的毕业生都会收到校友会、基金会发出的信件,来提醒他们该给学校做贡献。而包括复旦在内的国内大学,基金会募捐所占比例不大。不过,大学要进一步发展,也需要自己募集一些资金,比如,复旦2004年正式建立基金会,逐步扩大在校友中的影响力。
“国内高校还没有这样的捐赠文化氛围。”不过,冯晓源称,国内的捐赠文化和捐赠环境正在慢慢培养,国内的捐赠工作和配套机制起步较晚,达到一定的效果需要一段过程。
国外成熟的捐款免税体系常被认为是国外捐赠积极性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中国对于捐赠也是有免税政策的,只不过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体系,国内的免税手续相对复杂。”冯晓源称,在美国通过捐赠退税已经形成了系统和文化,比如美国实行个人申报制,小额的捐助甚至不用申请就可享受退税。
“在国内通过捐赠抵税,与诚信体系、社会成熟度、捐赠理念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冯晓源称,国内的免税手续相对复杂,一方面取决于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在于诚信体系的建立。
“内地捐赠理念在变化”
在冯晓源看来,捐赠成为一种行为方式是趋势。
“中国内地的捐赠理念在变化。”冯晓源谈起自己的工作体会时称,在中国,香港、台湾、内地的捐赠文化不一样,“其中香港最成熟,这可能与财富积累比较好有关。”冯晓源举例称,李嘉诚、李兆基等富豪都会进行大笔的捐赠,同时香港政府免税配套的政策也很完善。而在中国台湾地区,(早报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杨蓉 李冰雪)大学在吸引捐赠方面也并不容易。具体到中国内地,又因为地域不同,捐款的发达程度也不一样。
在冯晓源的理解中,内地捐款氛围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中国富豪的财富积累速度非常快,他们对于财富的态度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炫富,买豪车、买飞机,第二个阶段是通过信仰、打太极拳提升安全感,第三个阶段是真正认识到财富是身外之物,应该回报社会、热衷慈善,所以自己也愿意捐赠,把捐赠看成一种生活方式。”冯晓源说。
捐款使用将全部公开
对于大手笔的校友捐赠,怎样保证避免带来入学等不公成为很多普通学生和家长的担忧。
提及捐赠名校换取孩子顺利入学的可能性时,冯晓源告诉早报记者:“捐赠不是交换、买卖,我们接受的是干净的、不带附带条件的捐赠。”冯晓源介绍,曾经有一次,有人希望捐赠复旦1亿美元做宗教研究,但是附带要求需在校园中进行宗教活动,对于这笔大额捐赠,复旦的态度是“对不起,不接受”。
不过,对于作出贡献的校友,复旦会有一些非功利的方式来感谢他们,比如颁发一些杰出校友代表的证书,开会时坐主席台等。冯晓源称,复旦校友会目前服务的校友总数约有30万人,复旦没有把校友分成三六九等,请校友返校时会对所有的校友都发出通知。
对捐赠做背景调查是保证钱款“干净”的重要手段,那又如何做到捐赠使用“干净”呢?国外的大学对于捐款安全有严格的制度保障,明确规定捐款的使用范围和方法。对于复旦来说,冯晓源介绍,去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了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的5A级社会组织认证,“这是比较权威的认证,在上海的高校中是启动比较早的,也是比较有魄力的”。
冯晓源还称,“我们打算在复旦‘校友年度捐赠’网站上,把钱怎么用的,全部公开,全社会都能来检查,每一分钱都能查到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