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一季度GDP增速放缓 就业岗位增加逾17万个

25.05.2015  07:14

  原标题:申城一季度GDP增速虽放缓,但就业岗位增加逾17万个就业增长显示上海经济底部坚实

  

  “GDP速度合不合理,关键看就业,速度过慢,就业就会出现问题。”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国内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

  3月末,上海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3.74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0.76万人。一季度申城GDP增速虽然放缓,但就业岗位却增加17.57万个。就业稳中有升,意味着虽然上海GDP增速回落到“6时代”,但经济增长的“底部”依然坚实。同时互联网经济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给上海的就业领域带来众多不同以往的新渠道。

   创新创业引领就业增长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逾17万个就业岗位从哪里来?答案是如雨后春笋般涌起的新兴企业。

  来自工商部门的统计显示,至3月底,上海各类市场主体共173.06万户,同比增长15.5%。短短3个月内,全市新设各类市场主体多达6.33万户,同比增长23.5%,其中新设企业5.32万户,同比增长近三成。这5万余户新设企业能催生多少就业岗位?其注册资本可见一斑:5116.22亿元,平均一家新设企业注册资本高达961.7万元,如此实力,以1家企业带动5人就业计,就能制造出逾26万个岗位,而实际上,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远不止这个数。

  和过去上海就业增长主要依靠大型国企、外企等成熟企业和单位招聘不同,今年创业型的新企业成为拉动本市就业增长的强劲动力。上述新设的5.32万户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占到了92.4%。其中,创业者热衷的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表现尤为抢眼:一季度,新设金融企业的注册资本同比增加了3.3倍,而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同比分别增加了3.2倍和2.1倍。

  外省市投资的企业也为上海的就业环境添砖加瓦。前三个月,本市新设含外省市投资的企业3.81万户,同比增加30.6%,涉及注册资本2437.45亿元,同比增加84%,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是这些企业投资的主要领域,也是劳动力需求量大、最能带动就业的行业。

  更多新兴企业,意味着更多新兴岗位。今年3月,《上海市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施行,除了违法建筑,或配电间、避难层、疏散通道等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专用部位,允许非居住用房均可作为企业住所。这意味着,一大批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居民小区里的会所、旧工厂、老仓库被“松绑”,只要符合一些基本要求,创业者就能“提包入驻”,挥洒创业激情。下转3版(上接第1版)据市工商局局长陈学军透露,今年工商部门还将推进“三证合一”,拟在自贸区全面推行“一照三号”,即在营业执照上打上工商、税务、质监的三个号码,不让创业者再疲于奔波。此外,工商部门还将大力推进“先照后证”的注册登记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取消和调整的3批共134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实现先拿营业执照、再办相关许可,为新兴企业的诞生提供便捷的绿色通道。

   产业进退间就业不退

  一季度,全国登记失业率约为5.1%,总体比较稳定。国家统计局指出,虽然就业表现比预期好,但考虑到就业是滞后指标,随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深入,对新增的就业压力不能掉以轻心。

  在上海,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领域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一季度上海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增速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8.7%,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两大产业增速的快慢对比,也在就业领域体现,一些大型工厂新招员工数量有所下降,但金融和类金融机构招聘需求强烈。

  “2015年上海自贸区经贸人才专场招聘会”上,伴随自贸区扩区,参加单位从一年前的150多家增至238家,其中,65%以上为金融类企业,新进入自贸区范围的陆家嘴区域金融企业更是组团参加。

  制造业领域,据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上海制造业并没有出现大的就业问题,主要矛盾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急需高素质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缺乏专业技能的普通劳动力供大于求,但很多人的专业素养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针对这对矛盾,沪上一些产业园区已经开始行动。今年在莘庄工业区,园区管理者牵头职业教育学校和机构,将“大专班”开设在制造业企业厂房里,既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专业的学历教育,又为企业留住技术工人。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制造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快了全国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中,就业拉动效应不仅发生在本地,还向全国延伸。中国商飞员工已从成立之初的3800人增至8900多人,新成立的中国商飞四川分公司也启动招聘。宝钢今年9月即将点火的湛江项目,已在当地招募3400多名员工。

   释放非农就业新活力

  一季度,全市新增的17.57万个就业岗位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3.05万个,快速增长的农村非农就业,成为上海就业领域补足短板、稳定形势的有力支撑。

  今年,上海出台并实施促进沪郊农民就业的一揽子政策,着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对于青年离土农民,上海通过“启航”计划,以解决就业观念和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为重点,实施针对性就业帮扶。对于“4045”(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45周岁)的离土农民,灵活就业后可按规定享受所缴社会保险费50%的社会保险费补贴。对于离土农民到本区县其他路程较远乡镇就业的,鼓励区县给予专项就业岗位补贴,拓宽离土农民求职范围。

  在新的政策中,上海将把区域实施的重大项目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要求各区县确保落地的重大项目,拿出一定比例岗位招收本市离土农民等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形成重大项目和就业促进的联动机制。

  据有关方面分析,实施促进沪郊农民就业的一揽子政策,本市将有近90万农村户籍劳动力因此受惠,其中包括约60万离土农民。预计今年全年非农就业数量将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