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即将光临申城 沪上医院纷纷进入“暴雪应急模式”

25.01.2018  01:50

原标题:沪上医院纷纷进入“暴雪应急模式

瑞金医院急诊科已进入“暴雪应急模式”。袁婧 摄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今夜,一场久违的大雪即将光临申城,微信朋友圈顿时陷入了“等雪来”的兴奋之中。

  可你知道下雪天应该如何走路吗?骨科医生告诉你行走时“注意屈膝上身、略向前弓”,如此降低身体重心就是为了防滑倒。心脑血管医生会告诉你,欣赏雪景,也不要忘记“药不能停”,因为气温骤降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听起来太复杂?医生会告诉你,出门至少戴一顶帽子,头部御寒简单却很实用。

  昨天下午起,记者直击暴雪前的申城医院,发现多家医院已做好“今夜进入不眠夜”的准备,不为等雪,只为守好病人,医院纷纷切换进入“暴雪应急模式”。

  危重产妇放心,产科严阵以待

  室外除冰、除雪,室内铺设防滑垫、放置紧急标识……昨天傍晚,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又称“红房子”医院)已进入应急模式。杨浦院区急诊护士长包蓓蕾表示,应对暴雪天气,医院已开通“绿色通道”,一旦有危急产妇送来,能马上经由平车送至产房生产。“目前,产房急诊有一名医生一值,四名医生二值,加上病房值班,共有六七名医生严阵以待,请大家放心。”包蓓蕾说。

  类似的应急预案在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仁济医院等三甲综合医院也已启动。在瑞金医院急诊外,24小时候命的保安还接到一项新任务:随时关注是否有患者在医院门前倒地,以便快速发现需要帮助的患者。

  承担区域医疗重任的二三级医院同样严阵以待。“病人特别多!”这是浦东医院急诊科医生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坐落在浦东“两港一区”——浦东航空港、洋山深水港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战略发展核心区,浦东医院急救科近日接诊人数屡创新高,急诊大厅人满为患。

  “近一个月以来,急诊日均接诊人数突破1800人次,是以前的两倍。”急救创伤部主任王树云告诉记者,由于气温骤降,危重病人数量较以往猛增,抢救室日常接诊30多个病人,近一个月来每天超过80人。

  “全院所有空床向急诊开放,积极疏通急诊滞留病人。”王树云估计,降雪过后,呼吸内科、心内科还会有较大比例增幅。这是因为室内外温差大,人体在这种情况下血压容易波动,寒冷环境下还容易引发血栓,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交通事故或增加,医院增派骨科力量

  经验丰富的医生告诉记者,下雪天来临,骨科创伤病人及交通事故病人突增,将是各大医院直面的问题。在浦东医院,已专门针对暴雪天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多发,组建了一支应急小分队,从急诊内科到急诊外科抽调专门人员严阵以待。

  在徐汇区的大华医院,这两天刚从流感病人大客流的压力中稍微喘过一口气,马上又切换进入“迎暴雪”模式。大华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杨世权告诉记者,为应对今晚到来的暴雪,医院门诊开诊时间将从原来的早晨七点提早到六点,医务人员上班时间从原来的七点半提早到六点半。医生提前一小时上班,就是为了让患者“少等等”。

  “为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我们还全面推行预约就诊。”杨世权说,目前该医院预约率达60%至70%,为缓解就诊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样,为让病人在寒潮天里快速就诊,这两天华山医院急诊特别增加一个岗位———高年资医生被单独排班,以救治救护车送来的危重病人。

  华山医院急诊科医生杨敏捷建议,冰冻雨雪天,老人、小孩应尽量减少外出。开车的朋友最好提前出发,路上小心慢行,骑车的朋友应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考虑到雨雪天跌倒病人会大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医生芮碧宇提醒,骨质疏松的老人尤其要小心,“对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而言,轻微的跌倒即可造成严重的骨折。冰雪天,老年人若一定要出门,最好有人陪同,行走时注意屈膝上身,略向前弓,降低身体重心,放慢步速,注意台阶和有坡度的路面,同时选择防滑效果较好的鞋子。

  备足开水,“外卖小哥”可去医院御寒

  杨敏捷还特别提醒,年轻人应该比老年人更加注重雪天保暖,“老年人知道自己身体不好会格外注意,而年轻人有时为了美观,往往忽视保暖。”在她看来,寒冷天里,除了穿上羽绒服、棉裤,口罩、围巾也不可少,因为口鼻、气管一旦遭受寒风侵袭,容易引发感冒、咳嗽、气管炎、肺炎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

  仁济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孙晓凡注意到,今冬不仅流感患者较往年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亦有所提升,因心梗、脑中风而入院的病患同样不少。对这类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防护,保暖是最重要措施。“其中,头部的保暖措施尤为重要,比如佩戴耳帽、耳暖等,可有效减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她说。

  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医生们还不约而同地强调“药不能停”。气温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血管弹性较差的人易血压波动,容易引发中风等情况。

  考虑到气温下降,一些人会减少外出,但也有一些人不得不前往医院,或继续在户外工作。记者从瑞金医院等处获悉,医院已备足24小时开水供应,在抢救室家属等候区也加装了空调,让患者及其家属在看病之余感受到温暖。同时,这些便民举措也向“外卖小哥”、城市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开放,让他们可以去医院御寒,喝一口热水暖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