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提高上海规划设计水平

11.03.2016  17:11

2016-3-11        来源:市规划国土资源局

  近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邀请11家国有、民营、境外规划设计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围绕“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提高上海规划设计水平”,就已经步入存量时代的上海应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如何发挥政府、社会、市民、设计单位等各主体作用充分交流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建筑学会曹嘉明理事长建议上海核心区应更加注重共公共空间的精细化塑造,郊区历史文化名镇要平衡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制定保护策略。上海还应加强对黄浦江、苏州河两大水域空间的利用。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张俊杰院长认为随着从地块最优、片区最优、整体最优的观念转变,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和单个地块项目之间进行综合协调的关键管理环节应具备相应的法定地位。在城市设计的实施上,建议由一个主体单位来整合城市设计要求,协调各方利益,整体推进实施;在方法上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多种新型技术工具整体落地。城市公共设施应体现城市发展水平、文化和品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应进行整体规划和策划,商业开发与城市更新地块应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环境艺术投资,并加强公共环境艺术建设的公众参与。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周军董事长提出要加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编制的超前性、创新性、协调性、系统性,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持久性,对地下空间、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的顶层设计给予高度重视,建立系统思维,有效地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郑德高院长指出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核心思想是转变发展理念。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城乡规划和城市设计也有待从多个层面进行理念转变。在国家空间层面,建议建立几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或巨型发展地区或发展带,以及国家魅力休闲区。在城镇体系层面,建立“十百千万”城镇体系,突出全球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层面,应抓住“紧凑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生活城市、便捷城市”等宜居理念,以及“低碳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可持续理念。同时要通过城市设计来提高城市品质。政策层面,应研究人往哪里去、土地怎么控、资金怎么投、设计怎么管的问题。

  RTKL全球资深副总裁、美国建筑师协会(上海)主席叶格先生介绍RTKL在城市设计方面主要关注城市更新、城市弹性和综合交通三方面。他以巴尔的摩例为例从更新时机、时序、策略分享了城市更新的经验。RTKL副总裁魏力女士建议在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前期引入公众参与环节,使设计在满足甲方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空间使用者的需求。

  阿特金斯许桦董事借鉴大巴黎战略发展规划研究经验提出,上海向宜人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不能丢失其经济活力。她针对现有土地性质和用地强度指标提出增强土地使用弹性的建议。她还建议上海应创造更多宜人、便捷的人行空间,并保持城市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美国SOM建筑事务所设计总监THOMAS HUSSEY先生提出未来城市的发展应更加以人为本,注重城市宜居性、小尺度空间塑造、TOD推广,避免单一功能区域;在城市规划和技术管理机制内,建议建立修订完善规划技术规范的机制,增加合理性;针对新技术对城市空间需求带来的转变作好思想上的准备,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和共享经济模式会大幅减少对停车空间的需求。

  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邱磊董事长认为规划设计需要抓痛点,在城市设计综合性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需要协同各方面人才进行合作。城市管理方应该给予城市足够的弹性,以适应发展带来的可能性。

  上海大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应臻董事长建议为艺术家与设计师提供部分郊区空间作为创新创业场所,既缓解中心城区文化和科技创新、创意空间紧缺的矛盾,又促进郊区产业的转型,同时打造上海市民的休闲空间,提升市民幸福感。

  上海脉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汤舸先生非常认同上海新一轮总规编制开放的工作态度,并希望能进一步进行数据开放。他指出数据在城市管理中应发挥更大作用:一是通过数据分析重新认识城市,二是建立新的城市评估标准,解决以前无法量化评估的问题,三是预测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辅助规划决策。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郑科副总提出上海需要集合社会力量去推进整个城市的融合和创新,一家牵头发挥众家之长;加强SEA-Hi!论坛这类平台搭建,激发各界人士的互动。他建议上海应该率先实施城市设计师制度,提高城市设计在规划编制管理中的地位;并在控规附加图则的建筑验证应通过建筑师和规划师共同协作。

  座谈会上各位规划设计机构代表畅所欲言,为上海的规划管理工作献计献策。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将进一步加强与设计机构之间的合作,汇聚众智、广纳良策,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提升上海规划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