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坚持、坚定——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辅导员们

03.04.2017  02:02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敬业爱生,明理笃行,引领学生导航青春;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坚定信仰,不辱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代名词,被学生们亲切的叫做“辅导员”。在学校举行的2017年(春季)学生工作会议上,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赵巧等6位辅导员分别代表个人和集体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见证他们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事迹。
   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赵巧:潜心坚守,静待绽放
  我是一名高中就入党的“老党员”,在工作学习中,我也时刻以一名老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到学校的前7年,我完整地带了一届学生、连续带了四届毕业生。辅导员工作,我用心了,学生们感受到了我的用心,想留级的学生在我的劝说也下不留级了,我的建议学生听进去了,学生认可我了,我和学生有默契了,连续4年我所在的学院就业率校内数一数二。到学校的第二个7年,我投身学生资助工作,7年共计发放了2亿多资金。资助工作除了依靠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监管、规范的流程、先进的信息平台,保证每一笔资金公平公正、及时地发放到学生手中,做好经济帮扶外,还致力于根据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在心理、社交、话语权等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进取的激励因素。比如通过开设选修课,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开展“为困难生搭台、让困难生自己唱戏”的实践活动,更高层次地推进精准而又差异化、个性化的资助。
  在工作中保持思考是做好思政工作永不落伍的有效方法。我以学生为对象,以解决困难生的成长成才和提升工作方式方法为研究内容,积极撰写的论文、案例总结多次获得市级奖励。记得《工匠精神》扉页上第一句话就是“工匠平静、安适、充实、愉悦、幸福,活在当下,强在内心”。我想,我能做的,就是继续潜心坚守,在执着的坚守中,静待学生成长成才。

 

赵巧(中)

 

   医食学院辅导员章少哨:为学生助力、加油、“美容”,是我们的追求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了十余年的辅导员,我体会到了日常工作的琐碎繁杂,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重担的沉重,更品悟到了辅导员工作的幸福。虽然有人开玩笑说,辅导员的工作状态是“手机24小时待命,工作不分昼夜”,学生半夜的一个电话便可能要立即赶往医院,为了挽救沉迷网络的学生找遍学校附近的网吧。然而辅导员工作有其独特的迷人之处,一次不经意的点拨、一段温暖的陪伴、一回语重心长的谈话都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学生的蜕变、成长、成才,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向前、不敢懈怠的动力源泉。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首先是要“走心”,学会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到他们想要的,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疑虑。其次要“交心”,学会放下老师的架子,将学生怕老师的“天生情结”转化为朋友之间的“真诚交流”。或深入学生寝室拉拉家常,或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或约上学生一同参加竞技文体活动。最后还要“正心”,学会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于有科研梦想的学生,除了鼓励他们走进实验室,更要鼓励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学会严谨,学会坚持;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除了做好每一份资助,更是要引导他们做精神上的强者;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除了要教会他们面试应聘的技巧,更要教会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忘初心。

 

  章少哨(左一)

  

  少数民族工作专职辅导员玛丽亚·居乃丁:记一次特殊的家访“天使妈妈”的爱来自内心
  自从到上海理工大学工作以来,每年寒暑假我都会赴新疆进行家访,这项工作从未停止过,将来也不会停止。因为这是拉近上理与新疆学生心灵的桥梁,保持学校和家庭联系的纽带。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使命。让新疆偏远地区的农牧民了解上理,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让上理的老师了解真实的新疆,了解真实的新疆籍学生的家庭情况,彼此了解,彼此拉近感情。沟通不要语言,只需要用心。
  2017年2月14日,我来到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乔勒潘乡2村3组,2015级医食学院食品与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热依汉古丽·艾麦提的家进行家访,热依汉古丽为了更好地在学校学习,寒假没有回家。大家都熟知,新疆人民无论家庭情况如何,对客人都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为了不让热依汉古丽的家人麻烦,我没有提前告知他们家访的事,而通过联系其他学生和路人,找到她家。我亲眼所见,热依汉古丽的家庭很贫困,她家里有奶奶,残疾的父亲,母亲和两个妹妹。当时热依汉古丽的母亲含着眼泪说:“我女儿的上理老师来看我们了!”还在上学的妹妹主动过来不停地问我:“我姐姐的学习好不好,能不能顺利毕业,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如果我姐姐毕业后找到工作了,我就可以上大学了,我长大后特别想去上理读书,也特别想做您的学生,这样我姐姐的老师就也是我的老师了,您愿意做我的老师吗?”我抱着这位小姑娘,含着眼泪回答道:“一定会的,你一定要向你姐姐学习。”我听了十几岁孩子的这番话,我整个人都忘去了所有的辛苦,倍受感动,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师。我更坚定了要做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的决心。这也证实了我常说的那句话:一个学生的就业,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甚至改变一个村庄的思想。

 

玛丽亚·居乃丁(左二)


   基础学院辅导员石占魁:扬体育之道,涵勇毅力行之德
  在军营的经历使我深刻认识了体育之道。“体育”是解决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人生迷茫、空心病的良方之一,是磨练学生勇敢坚毅品格,培养公民责任担当意识,涵养家国情怀的德育的有效载体。所以,体育之道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一是扬训练之道:野蛮体魄而文明其精神。羸弱之躯不足以担当重任,精神的文明始于体魄强健。我坚持早晚训练,引导更多学生摆脱懒觉、网游和无所事事浪费时间的状态,在汗水中收获健康充实的心理与不惧苦难、乐观开朗的精神。二是扬竞技之道:磨砺意志而习得其礼仪。我打造出由校内新人赛至国际赛事的立体比赛体系,指导两百余人的校级体育社团空手道协会,斩获众多荣誉。通过比赛,在战胜挫败、赢得荣誉的过程中,磨练学生勇敢坚毅的品格。三是扬展演之道:体悟历练而树立其自信。我为学生争取各种展演机会,搭建各种平台让他们丰富历练,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示自我,树立自信。四是扬公益之道:务实奉献而宽阔其情怀。引入体育公益理念,带领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的同时宽阔他们的家国情怀。我带领协会参加国际劳伦斯体育公益项目、上海市爱心暑托班项目,同时创建新的公益项目,得到了学校、社会的肯定,获得“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称号。五是扬创新之道:转识成智而力行其改造。结合专业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提升效率的训练器材、管理软件,适用于专业比赛的计分器及创新性生活用品等,完成了学校创新项目并获得专利。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中外名校青睐,养成的宝贵品格将伴随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会成为自强者、创造者。

 

石占魁(前一)

 

   医食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炜:打造一支团结齐心、树根立魂的学生工作队伍
  人类文明史或精神史中,始终关注两条主线:一个是彼岸的终极,即安抚灵魂的宗教信仰;另一个是解决现实需要的此岸终极,即美好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设计。同理,作为大学德育工作者,做好育人工作也要遵循两条主线——彼岸的终极,即引导青年学子树立理想信念;此岸的终极,即帮助青年学子解决现实问题。作为辅导员应该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对学生愿意倾心付出、对工作甘于尽心投入,做到不错过每一次机会、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辜负每一个家庭。具体来说,就是在青年学子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要在强化价值引领、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及时关注他们的合理诉求,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友、求职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

  而对辅导员来的成长来说,同样存在思想引导、精神激励和发展关怀的问题。就思想引导来说,作为辅导员就应该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对学生愿意倾心付出、对工作甘于尽心投入。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做到不错过每一次教育机会、不放弃每一位问题学生、不辜负每一个殷切期盼的家庭。同时也要关注辅导员个体的精神需求和发展要求,让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少一些误解和委屈,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张炜(中)


   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孟志雷: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日常管理 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思政教育
  理学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紧抓学风建设,夯实基础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理学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为目标,着重在学生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精神需求、心理需求、职业发展需求等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理学院完善学生管理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选聘优秀负责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同时以宿舍为单位,按照 1:4的比例,选聘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学士导师,并由班主任担任学士导师的联系人,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作用,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学院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培养,明确团委学生会、学生党员、班委、寝室长等学生干部的岗位职责,强化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做到以点带线、以线盖面,充分发挥各支学生骨干队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其次,学院搭建了辅导员与班主任线上和线下沟通交流平台,及时共享学生动态信息,交流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再次,理学院辅导员还注重教务系统平台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及时了解学生的成绩和课程学习等情况,做到精准化的指导和教育。同时,学院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与学业困难学生的家长保持电话联系,让家长介入学生管理,督促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孟志雷(右一)

 

供稿:学生工作部(处) 韦彪

转载自上海理工大学校报第297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