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海鸟"现象也在刷新着人才引进的原则

10.08.2015  09:04

  复旦大学电信学院今年引进了一位出身企业界的研究员。虽然复旦规定引进人才必须全职回国,但对他还是“特批”暂时保留“双重身份”,因为这位研究员领衔的高科技企业,地处最具创新活力的美国硅谷,他每次“两头跑”带回的不仅是最新的科技信息,更是最新的研究课题。

  在上海,随着本土经济科技发展与世界的同步率越来越高,学成归国的研究人员再也不是简单地择枝而栖,而是在中国与海外两地跑起来,于是,“海龟”之外,“海鸟”群体开始出现。

   “两头飞”,提高产业发展同步率

  “今年我得多跑几次美国,不到外边走走,知识老化得很快。”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陈博对记者说。君实创立之初,由“海龟”主导的创业团队就在张江和硅谷两地建立了实验平台,用陈博的话说,“硅谷是生物医药创新的全球中心,你不能绕开它;张江是生物医药的创新热土,孕育着大量机会,你不愿错过。

  归而不留,对陈博这样的“海龟”来说成为一种创新创业趋势。为了吸收最新产业动态,他不时飞到国外,这绝非参加一次会议就能打入的“话语体系”,陈博强调,很多创意灵光一现时,不是在会议上,而是在咖啡吧,在餐厅。

  在张江,“海鸟”如同升级版“海龟”成为一种新流行。“以前更多是家庭因素,先生回国,妻儿留在国外,'海龟'不得不两头跑,这属于被动当'海鸟';现在,则是出于产业的需求。”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兰忠称,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已集聚起500多家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其中300多家为中小型创新研发企业,它们中的不少掌门人就是“海龟”,现如今,这群“海龟”逐渐变成“海鸟”,这让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世界同步率,比其他地方都高。

   不拴人,顶尖人才带来最新科研动向

  在高校,“海鸟”现象也在刷新着人才引进的原则。

  这些年,回国执教的“海龟”越来越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多明文规定,只接受全职回国的学者,但也有例外。

  复旦大学微电子混合集成平台除了本身拥有一批知名学者,还为国内外集成电路业的知名专家学者提供研发平台。“这些学者每年都会有一部分时间在国外开展科研,因为对他们来说,微电子行业创新最密集的仍在硅谷。”一名年轻教授告诉记者,一些学者甚至会在两地都有实验室,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两地互动。

  在复旦大学电信学院,也有一些这样的“海鸟”教授。复旦大学郑立荣教授称,他所在学院里的“千人计划”学者都必须全职回国,但仍有最顶尖的学者保持“两头跑”状态,比如学院刚签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一,“像这样的学者不可能全职加入学校,他每年来一段时间,带着最新的科研信息来和课题组一起研究。”另一位从事光学研究的教授不仅在海外名校有教职,还在硅谷有自己的实验中心,他每次回国会参与科研,还为学生开设前沿讲座。

  在很多学者看来,这就是所谓的创新文化——每个领域几乎都有全球最发达的地方,来自这些地区的科研信息往往能为本土科研注入更多活力。

   是栖息地,更是迈向全球的第一步

  目前,复旦大学的无锡互联网研究院、张江创新研究院、宁波研究院等,在瑞典、美国等地设有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图像信息所也正考虑在北美设立研发中心。国内企业、科研院所纷纷在海外设立科研中心,有学者称,这也是为了解决“海鸟”的栖息问题。

  “在全球科技最前沿的地方设办事机构,也有人的因素。”上海“985”高校一名教授称,他所在电信领域的课题组,约一半研发人员在硅谷有实验中心。按照一名中国教授的说法,在海外设实验室主要是为了给当地顶尖科研人员提供一个通道,因为很多时候,“海鸟”们必须在当地的实验室将知识产权或实验成果与国内或国际的标准对接。此外,海外实验室也能起到利用当地平台培养国内年轻学者的作用。

  另外,对于创新企业来说,在中国和海外两地设立平台供“海鸟”两地落脚,不仅可以促成双轮驱动式的产业创新,更是为了直接对接当地上市检测机构以及最终客户的需求。专攻X光机的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监陆遥最近和创业伙伴飞到美国谈业务,“为了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我们让工程师直接在美国待上几个月,现场听客户需求,现场改。其实,‘海鸟’的出现除了对接科研前沿方向,最终目标是向全球销售中国制造。”陆遥说,全球化时代,很多中国创新企业已不满足于只卖东西给国人,而是致力于打造面向全球的“百年老店”。“海鸟”的出现,也是基于中国本土产业的这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