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带给大学“青椒”挫败感?

08.04.2015  19:08

      把“慕课”的出现说成是“教育革命”、“冲击教育界的海啸”,这种说法是夸大了在线教育的作用,还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评价?
  昨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十三五”期间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上,围绕“慕课”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慕课”让教育更公平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昨天讲述了近两年来互联网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巨变--
  2013年,内蒙古清水河县二中学生的数学课,通过借助“慕课”,分享北京人大附中的教学资源。
  在这所内蒙古的县中,数学教师会在上课前,把头一天录制好的北京人大附中数学课视频从头到尾看一遍,根据当地学生的知识水平,删除较难的部分。45分钟的一堂课剪辑成30分钟的视频,并在第二天课上放给学生们看。视频中,人大附中的数学教师提问时,清水河县二中的数学教师会按下暂停键,由班级同学回答,再对学生们进行指导点评……这样的上课方式,使得内蒙古的学生与人大附中学生共享名师名课资源,学生们的数学水平突飞猛进。一年后,这个班级学生数学平均分提高了20多分。同样的教学方式在广西百色地区的一所中学里开展,使得这个班级数学平均分提高了40多分。直至2014年9月份,类似的实验已经在全国18个省的130多个学校陆续展开。
  同样的尝试也发生在高校中。在沈阳市的一所三本大学,学生们通过“慕课”与北京大学学生共享《大学生创业启蒙》一课,获得了徐小平、王强等知名创业者,以及大学生创业代表等的创业经验。一个学期后,这所三本大学的学生等不及毕业,就把学校的食堂承包下来,作为校内创业基地。一个个窗口变成了一家家小型创业公司,做餐馆、做保洁公司、小卖部、咖啡馆等生意逐渐红火起来。“学校里有1000多名学生在创业,4年训练下来,将是多么丰富的创业后备军。”如今,这堂课已经在全国100多所大学里同步上演。
  “这些都是我们亲历的、已经发生的现实。”从2013年开始,汤敏还牵头到一些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尝试。
  近日,在浙江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里出现了一家网店:通过一台计算机,当地的农民不但将农产品进行包装、销售到城市,还将城市里的产品引入了当地农村,形成了“电商扶贫”新模式。汤敏解释说,这样的模式将在全国农村进行推广,但前提是教会这些农民如何操作网站进行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同样是通过'慕课'的方式,请村民们观看学习一个个微纪录片,学习如何开展这些业务。”
  有感于“慕课”的巨大发展前景,汤敏还专门出版了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慕课革命》。在他看来,教育公平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而“慕课”能满足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学习到任何知识,提高了教育公平程度。
   教育怎能是老师对着机器说话
  “如果老师只对着摄像机和一个屏幕讲课,看不到学生的眼睛,甚至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如何获得教学的反馈?”昨天的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坦率地表示对“慕课”有一点批评意见,至少,在对其传授知识的方式上持怀疑态度。
  “基础性的通识类课程或许还可以进行'慕课'实验,但更多的专业课程恐怕不行,只有面对面的交流,老师才能从眼神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育的特点。”陈平原认为,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而不是通过“工业思维”的方式教几十万的学生,用同一份作业来给水平层次完全不同的学生打分。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也持类似看法。在他看来,“慕课”的出现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确实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对于贫困、边远地区的学生来说,“慕课”有帮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慕课”只是传统教育的辅助手段,“把'慕课'形容为对教育的颠覆性革命、海啸,这种提法值得商榷”。
  在陈平原看来,“慕课”的出现,带给了教师、尤其是大学“青椒们”挫败感:“哪怕是最底层的教师也有尊严,需要得到认可。如果通过”慕课“的方式来上课,很多人都跑去选择名师的课程,那些新老师无法获得成就感,所谓教学积极性也都无从说起。”
  对此,汤敏回应道:“慕课”是为每个人提供获得教育资源的均等机会,但并不意味着每门课程只能名师来讲解。相反,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呈现个性化的上课风格和内容。此外,除了基础性的课程,教师还能将自己研究领域的内容通过互联网进行展示,“这些'钻牛角尖'的内容在传统教育框架内,也许会因为关注学生数量较少无法开课,但却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丰富体现。”

      原文链接:上海教育新闻网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5/04/02/153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