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专家在沪研讨 高校如何推进脑科学研究
人工智能、脑疾病与脑保护、超级脑功能研究……“中国脑计划”到底应朝哪个方向突破?前天,受教育部委托,由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教育部“高校科学家推进中国脑计划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近60所高校和附属医院的100多名专家与会,共同研讨高校如何参与和推进“中国脑计划”并围绕“中国脑计划”研究的关键问题重点攻关。
脑科学是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的热点。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大型脑科学研究计划,在我国,脑科学及类脑研究已列入“十三五”规划。在上海,“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科技项目也已正式启动。
在脑科学研究领域,高校及其附属医院拥有众多研究人员,研究团队具有很强实力。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指出,此次会议将有助于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间的协同攻关,对“中国脑计划”的进一步完善和迅速实施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强伯勤院士谈到,近十年来,我国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科研经费、人员、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大幅增长或提升。脑科学研究在国内进入前所未有的蓬勃局面,培养了一批脑研究优秀人才。
专家谈到,“中国脑计划”下一步急需定好方向,聚焦核心问题,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中国筹划脑计划已有3年,中国脑计划已经有了一个总体框架,但具体做什么,怎么做,需要通过专家的认真研讨,进一步明确,重点攻关。”复旦大学杨雄里院士谈道。
高校系统科学家在2015年初提出了关于推进和实施“中国脑计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脑计划”研究的重点方向:“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在研究脑科学重大问题的同时,开展脑重大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促进与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的紧密交叉,推进类脑计算系统和人工智能的研发。
上海交通大学贺林院士介绍了构建脑GPS和设立脑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设想。“遗传给后代的东西,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贺林说道。推进“脑计划”,人才是绕不开的话题。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马兰教授建议,可以设立“脑计划引才项目”“脑计划研究员”等,引入高端人才和年轻才俊。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