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民族歌舞诗《魅力西藏》在沪上演

30.10.2015  19:26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此,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设了“爱我中华 魅力西藏”西藏文化周。10月27日下午,西藏文化周在中华艺术宫开幕。晚上,《魅力西藏》的西藏民族歌舞诗节目在文化广场上演。

魅力西藏》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花5年时间打造,集中展示西藏各地不同风格特色,呈现了西藏高原从藏北牧区、雅鲁藏布江到林芝林区十里不同俗的风貌。作为西藏民族歌舞最高标准演出,《魅力西藏》屡获国家级大奖,演出达百场。

魅力西藏》融入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如藏戏、卓舞、朗玛等。藏戏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民族戏剧的活化石。藏戏以唱为主,并与朗诵、道白、表演、舞蹈等基本程式相结合,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以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卓舞盛传于西藏山南地区,舞蹈通过演员辫子、腰鼓巧妙结合的表演形式,展现了舞者高超的技艺,已列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朗玛”属于西藏宫廷舞,舞姿高贵典雅,服饰华丽端庄,与西藏其它热情奔放的舞种形成了鲜明对比,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藏族,《魅力西藏》也将视角对准了西藏其他民族,如服饰歌舞《阿布达尼的传说》中的“阿布达尼”,是珞巴族世代相传的民族英雄。珞巴族居住在西藏中尼、中印边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和服饰,其文化十分独特。

西藏自治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在演出前一天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西藏和上海相距4000多公里,但彼此有特殊的深厚情意,始终心连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生活日用品调运到雪域高原,西藏人民对上海牙膏、毛巾、手表、缝纫机、自行车都不陌生。双方文化交流渊源深厚,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从黄浦江畔走向全国,是上海女儿。50年前,第一代西藏话剧演员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返回西藏,令西藏民族话剧从无到有,前后五批话剧人才在高原生根开花。

据悉,西藏文化周从10月27日至11月1日举行。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雪域撷珍-西藏文物珍品展》是从10月27日至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