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实施 公布重点监管名单
昨天,《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并实施,提出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土壤污染防治体系,确保上海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到本世纪中叶,上海土壤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土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至此,上海在大气、水、土壤等三方面均出台了专项污染防治计划,组成一张横跨几十载的环保蓝图。
紧守农产品和人居安全底线
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启洲坦言,上海虽然较早开展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但与大气、水相比,基础较为薄弱,目前有三个主要特征。
首先,上海已对土壤环境开展监测,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可控,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底线没有丝毫动摇。来自上海市农委2010年到2011年开展的一项覆盖全市的监测结果显示,近700批次粮食、蔬菜、水果及产出这些农产品的土地,其重金属等相关指标经检测均合格。
第二,目前上海土壤污染类型以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为主,这和一段时期内侧重石化、化工的产业结构有关。
第三,上海在实施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但这样的环境风险管控只是集中在一些领域,在防治土壤污染上,上海还欠缺一套十分完善的综合体系。
构建市土壤环境信息化平台
《方案》施行的前两年,上海将把土壤污染防治重心集中在“摸家底”上。
根据《方案》,今年底,上海要通过排查形成潜在污染场地的清单,并建立潜在污染场地优先管控名录,还要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的设置。2018年底前,要摸清上海的土壤污染状况。
记者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获悉,上海已将200多个土壤环境国控监测点位的设置方案上报,监测重点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等耕地,工业园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交通干道两侧和优先管控的潜在污染场地,还有与上海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浅层地下水等。
据《方案》,上海将每5年开展1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并构建全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
重金属污染物指标纳入许可证范围
对于主要污染源——企业的污染排放,《方案》制定了从准入到退出各个环节的严控措施。在“准入”环节,上海将优先开展水源保护区、崇明生态岛的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优先调整工业园区周边、市政设施周边、河道两侧、交通干道两侧农用地用于生态林地建设。
对于现存的排污企业,2017年底前,上海将公布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次年起,重点监管企业每年要对其用地进行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重金属污染物指标将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确保2020年,上海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8%。
污染土地安全利用率达95%
根据《方案》,到2020年,上海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要达到95%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左右。
据上海市农委城镇规划处副处长汪湖北介绍,力争到2020年,上海化肥、农药使用量在2015年的基础上削减约两成。到2020年,上海畜禽养殖规模将控制在200万头标准猪(出栏)以下。
建设用地同样也需要呵护。据透露,今年年底前,上海将初步建立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原标题:上海将公布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