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叙事学暑期高端研讨会举办[图]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叙事学凭借其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成为了当下文学研究的一门“显学”。为给广大叙事学研究者,特别是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学习叙事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平台,共同探讨叙事学领域的前沿话题,追踪学术热点,开拓学术视野,7月19日至21日,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学术期刊 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 (De Gruyter)联合举办了2017年叙事学暑期高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共历时三天,共计28日个学时。与会嘉宾包括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国际叙事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获得者杰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艾迪特·阿尔方达里(Idit Alphandary),中国叙事学会常务副会长、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傅修延,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乔国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尚必武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与会交流。来自各地高校的七十多名的学者齐聚一堂,就叙事学基础理论与发展流变、叙事学前沿理论与焦点话题以及叙事学研究课题与基金申报三个主题进行了学习与探讨。
在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开宝代表学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莅临交大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介绍了交大外院的发展和前景,并预祝此次研讨会举办成功。
杰拉德·普林斯致开幕辞。他衷心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为研讨会的举办所做的大量工作,并肯定了叙事学在当下人文学科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围绕“叙事的定义、叙事转向与叙事学的基本形态”以及“当代叙事学的核心思潮与主要流派”主题,尚必武在叙事学纷繁复杂的发展过程中深入而批判地考察了叙事概念的流变、发展以及存在的争议,谈及了叙事转向的含义和发生原因,并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叙事转向的三次浪潮。尚必武还对中国叙事学的萌芽以及发展做了论述,认为在新语境下,中国叙事学研究注重本土经验和文化自觉性,积极与国际叙事研究展开对话。另外,尚必武介绍了当代叙事学的核心思潮与主要流派,对后经典叙事学的提出语境和缘由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认为后经典叙事学主要在方法和媒介两个层面区别于经典叙事学。
杰拉德·普林斯对叙事学基础理论、焦点话题作出了精彩的阐述。他从叙事学研究最基本的术语——叙事出发,认为“叙事”远非像经典叙事学那般无处不在,它仍具有必要条件,即时间性、异步性和语言性。他将“叙事”一词界定为由一个、两个或数个(或多或少公开的)叙事者对一个、两个或数个(或多或少公开的)的受叙者所进行的对一种或更多种真实或虚构事件的(作为产品与过程,物体与行为,结构与结构性)详细叙述,并将其分为“叙述”(narrating)和“被叙”(narrated)两大范畴。在普林斯看来,叙事学并未仅仅给读者提供阐释某一文本意义的功能,也展示了叙事结构本身的意义,它揭示了这套符号系统固有的意义。随后,普林斯从语用修辞角度聚焦当下叙事学界的热点话题“虚构性”,并以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为对象,为叙事批评实践提供了分析样例。
在19日的“普林斯之夜”(An Evening with Prince)中,尚必武与普林斯围绕普林斯在叙事学领域的路程以及近些年来叙事学中出现的一些热点和难点进行了交流,如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后殖民叙事学、叙事性等话题。
傅修延将研究视角从西方叙事学转向中国叙事学研究。他从经典/后经典叙事学两个概念入手介绍了西方叙事学的发展历程,他认为经典叙事学采用的语言学模式体现了其“物理学钦羡”的倾向,而具有“认知论转向”和“跨学科趋势”的后经典叙事学则是叙事学研究复兴的契机。傅修延认为,中国的叙事学不等于中国叙事学,中国学者完全可以参与到经典/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行列,而注重本土资源、回归自己的史学渊源对中国叙事学研究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融会中西、兼容并蓄的研究精神有利于将问世与西方的叙事学接上东方的“地气”,使之发展成为更具有广泛基础与普适性的学科。接着,傅修延详细介绍了听觉叙事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他指出,在视觉文化过度膨胀的今天,听觉叙事的研究意义不只体现于视听文化激荡之际闻鸡起舞,更为重要的是响应文学内部因“失聪”而郁积的理论诉求。最后,傅修延教授针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分享了其个人经验,学员们受益良多。
艾迪特·阿尔方达里对反人性的罪行做了深入思考,并讨论了叙事学的局限。在她看来,叙事像是一种“话语”,对人的“身体”产生暴力。为说明这样点,她不但列举众多实例,比如医生护士对病人的诊断;同时也引用诸如福柯等哲学家就身体与权利话语的论述,对问题进行了精辟的洞察。此外,她对众多哲学家和文学家就“宽恕”的思想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德里达、瓦伦伯格、,阿伦特、阿甘本、塞尔巴等。
乔国强就结构主义与叙事学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他指出结构主义是叙事学诞生的理论基础,而其中最核心的概念“结构”具备三种特性——整体性、转换机制和自我调整功能。乔国强教授从这三个特性出发,举例说明了叙事学的相应性质,并对经典/后经典叙事学的划分方式提出质疑。他认为经典/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对象都从属于整个叙事学研究领域,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过渡的本质实为学科领域内部的自我调整,因此这种划分方式值得商榷。接着,乔国强将主体转向可能世界理论与认知叙事学。他详细介绍了可能世界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他指出可能世界一定是符合逻辑思维的世界,而凡是可以被叙述出的世界都可以被认为是可能世界。在可能世界理论中,通达关系这一概念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最后,乔国强教授对认知叙事学的基础概念与理论框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对同样作为阐释者的作者心理认知研究的缺失。
在闭幕式上,乔国强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有力地加强了东西方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叙事学研究的发展,在中国叙事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随后,乔国强为研讨会学员代表颁发了参会证书。在三天紧张的学习时间里,学员们带着对叙事学的热情,认真听课、深入研讨,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