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上海交大举办2017中国“一带一路”城市发展战略论坛[图]

09.06.2017  10:45

2017年6月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17中国‘一带一路’城市发展战略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老图书馆会议室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吴建南、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东方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栋、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林拓、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蒋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有鹏、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前院长刘朔坦、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孙洪刚、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财经编辑部主任鲁培康、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经济战略研究部部长刘学华等嘉宾莅临了本次会议。    

论坛首先举行了《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研究报告2017》发布会和《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新书发布会,发布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教授主持。  

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研究报告2017

发言人: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光明日报城乡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    

目前,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问题是“外部研究”过多过滥,而“内部研究”严重不足。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长期从事“城市群理论”、“中国式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框架”研究及评估,先后出版《中国脐带:大运河城市群叙事》、《江南城市群文化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研究》、《中原文化城市群建设研究》等,主持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城市群发展年度报告》。早在2010年,“沙漠之路”率先启动申报世界遗产,即着手开始《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的研究。为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评估其作为一个城市共同体在中国城市群家族中的主要单项与综合发展水平,城市科学研究院于2014年着手启动了《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研究报告》项目。2016年,该项目正式立项为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本报告共涉及丝绸之路沿线的6省区及22个地级市或自治州,是国内首个以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现状与总体评估为对象的研究报告,从2017年开始,将按年度发布。    

以当代城市群研究为先进理论基础对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进行历史溯源及形态分析,我国境内丝绸之路沿线节点性城市,在历史上主要包括南阳、西安、洛阳、固原、靖远、武威、平凉、会宁、兰州、酒泉、敦煌、天水、陇西、临夏、西宁、张掖、哈密、乌鲁木齐、伊宁、吐鲁番、龟兹、阿克苏、喀什、若羌、且末、于阗26个。由于行政区划变革的原因,在今天已变成中西部6省的22个地级市或自治州。形态丰富的自然环境条件、类型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多元的社会文化生态,是中国古代丝路城市发生、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和条件,并藉此于汉唐时代成为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城市化区域。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团队在国内外首次把这26个古代丝路城市命名为“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这个城市群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境内的主体形态基本吻合,也是今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最重要的基础和支点。    

1、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的主要特点分析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与我国已有的其他城市群相比,丝绸之路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源流久远,历史辉煌,并呈现出多区域、多文化、多中心的特点,在中国城市群中独树一帜。    

(1)多区域:“满天星斗”式的“条形”形态。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包括26个城市,在今天分属于22个地级市或自治州,涉及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6省份,同时涉及到已有的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宁夏沿黄城市带、天山北坡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等。由于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城市间隔较大、交通不便以及城市布局比较松散、内部联系较弱等原因,丝绸之路城市群在机制上远不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城市群那样紧凑和集中,呈现出一种多区域融合、“满天星斗”式的“条形”城市群形态。    

(2)多文化: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丝绸之路作为历经千年的人类大型文化遗产,既见证着历史的沧海桑田,城市的兴衰消长,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渗透融合,积淀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同时,以绿洲农业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屯垦文化及域外宗教文化为核心资源,丝绸之路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是基于北方文化圈的京津冀、基于岭南文化的珠三角、基于江南文化的长三角、基于巴蜀文化的成渝城市群、基于齐鲁文化的山东半岛、基于实用理性的中原经济区所不能相比的。    

(3)多中心:多元共建的战略支点。改革开放以来,丝绸之路形成了洛阳、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为城市群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初步的分工体系和层级关系。有别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城市群中心城市的“一城独大”,这四大中心经济实力较为雄厚、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对外交通便捷、文化资源丰富。同时,由于地域广阔和腹地充足,有利于避免因“距离太近”而“恶性竞争”,形成“以点带点,以点及面”的协调发展态势。    

2、丝绸之路城市群与三大城市群的综合比较分析    

从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看,丝绸之路城市群土地面积达到163.57万平方公里,远超三大城市群的任何一个,分别是长三角的16.21倍、珠三角的29.87倍和京津冀的8.95倍。但人口密度却最低,每平方公里土地承载人口只有40人左右,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已超千人的规模,属于“地广人稀”的类型,该城市群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13年,丝绸之路城市群22个地级市或自治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2476.2亿元,只占同期长三角的23.76%、珠三角的42.36%和京津冀的39.80%。从地均GDP看,丝绸之路城市群单位土地生产总值分别为后者的1.47%,1.42%和4.45%。在人均GDP方面,分别是后者的37.96%、37.33%和54.08%。丝绸之路城市群有大量的土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与丝绸之路沿线恶劣的气候和地质环境相关,也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紧密相关。    

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已成为三大城市群经济最重要的板块。丝绸之路城市群第二产业仍是主导产业。2013年,丝绸之路城市群一、二、三产业的比值为11:46:43。工业占比大,农业占比远超三大城市群平均3.3的水平,也超过全国9.4的平均水平。丝绸之路城市群很多地方仍以农业为主,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相当艰巨。    

从城乡差距角度看,2013年,丝绸之路城市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为2.56倍,低于全国2.80的平均水平,高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但收入普遍较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及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收入的一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刚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城镇居民收入的一半左右。丝绸之路城市群城乡差距相对不大,是以其城乡经济欠发达和居民普遍不富裕为前提的。    

从进出口总额看,2013年,三大城市群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29.30%、25.18%和14.53%,同期的丝绸之路城市群进出口总额只有465.27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1.12%,这种有限的规模和影响,与其在历史辉煌时期的重要地位严重不相匹配。    

从旅游业发展看,2013年,丝绸之路城市群入境游客数量为335.29万,分别为三大城市群的11.82%、7.96%和30.82%。丝绸之路城市群国内游客数量32993.78万,同比增长45%,高于同期的珠三角,但却远低于长三角和京津冀,这与其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极不相称,也是丝绸之路城市群今后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和拓展的“黄金产业”。    

从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具体情况看,不仅“对外开放的条件和基础”需要持续加强,“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缩小区域差异”的任务也十分繁重。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比,丝绸之路经济带由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和不均衡,尤其需要集中力量和资源尽快“补齐短板”,夯实“一带一路”实施的基础。    

1.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抓紧研究制定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    

丝绸之路城市群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位于中国西北门户,是沟通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桥梁,同时,“一带一路”不仅对开发西部、刺激内需、促进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深入推进提供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就此而言,丝绸之路城市群的规划布局可谓正逢其时。2014年以来,“一带一路”成为31省区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新疆、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表现更为积极主动,但也出现了一哄而上、杂乱无序等混乱现象。目前,迫切需要在《愿景行动》框架的指导下,研究制定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明确丝绸之路城市群的空间边界、战略定位、层级体系、任务分工和协作机制,推进城市群合作体系的建立,实现不同城市各安其位、有序稳定发展,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形态”和国家“一带一路”的核心支持平台。    

2.以城市群规划建设为中心,改革调整西部政策和资金资源配置方式    

统计资料显示,西部与东部地区生产总值的绝对差距持续扩大,说明过去的政策制定和资金资源配置方式存在问题,需要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和实际效果进行改革和补充。以往的主要问题,一是“建设主体不明确”。由于西部本身只是一个空间范畴,不具有行政执行功能,相关的政策和资金必然落入“各自为政”的不同省市,并使国家推进区域开发和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大打折扣。二是“建设内容不完整”。相关政策和资金主要被用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西部地区“硬件”建设上,加剧了西部地区“物质文化”与“人文精神”、“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不平衡和不协调。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部署,当务之急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经济”和“文化”为两大重点领域,改变现有的政策和资金资源配置方式,为从根本上扭转丝绸之路城市群整体落后和不发达现状提供有力的杠杆和工具。    

3.摒弃以GDP为核心的“经济区”战略,实施文化型城市群的绿色发展道路    

我国很多“城市群规划”都是以“经济区”命名的,在迫切需要发展经济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显著。“经济区”侧重于区域经济发展,其他方面经常被忽视或牺牲。“城市群”不只是经济的一体化,本身具有矫正“经济区”唯GDP倾向的功能。就此而言,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战略规划时,不仅要在“形式”上坚决抛弃“经济区”的概念,同时在“内容”上要坚决摒弃以GDP为核心的“经济区”模式。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紧密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注重人文城市建设”,以文化型城市群作为顶层设计,既可克服了各省市单体作战的发展模式,也有助于走出“经济型城市化”造成的困境和后遗症,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入以文化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目标的良性循环阶段。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

发言人:刘新静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城市科学研究部主任、专职研究员,光明日报城乡调查研究中心办公室成员    

1、概述    

从陆地到海岸,从西北到东南,刘士林团队推出《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姊妹篇--《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    

历时三年,芟夷频仍,融合城市科学理论、精美诗性话语和深沉文化情怀,遍寻文史图册,深切城市文脉,叩问兴替原始,谋划复兴大略,生动讲解和阐述27座节点城市的“前世、今生和前程”,在城市时代的人类世界中接续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旧都新命。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在辽阔壮丽的中国海陆版图上,自东北至西南,依次布列着大连、天津、烟台、蓬莱、青岛、南京、扬州、苏州、上海、嘉兴、湖州、杭州、宁波、泉州、福州、厦门、漳州、高雄、汕头、深圳、香港、广州、澳门、湛江、海口、三亚北海等27座名都名城,它们共同构成了本书藉以追溯过往、阐释当今和展望未来的对象。本书立足于“文化城市群”理论,一方面,通过历史与人文、古代与现代、海内与海外、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梳理和研究,努力还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城市的真实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按照“一个人的生命史”的方式再现“一个城市的发展史”,用生动的历史情节讲述城市故事和阐释其精神。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群研究计划”又一核心产品,《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与《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堪称丝绸之路城市史研究的双璧,主旨在于为普通读者深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一个“城市读本”,同时也为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建文化认同,连接古今中外”提供支持。    

2、学术历程:十年辛苦不寻常    

从2007年开始,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拟定了“中国城市群研究计划”并一步一步坚毅地走到今天。十年之后,回顾一下,积累已有不少。古人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仅开一个简单目录如下:    

在城市史方面,主要有《中国脐带--大运河城市群叙事》(2008)、《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2015)、《江南城市群文化研究》(2015)。    

在当代城市群与区域方面,主要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研究》(2009)、《广西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研究》(2011)、《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文化发展研究》(2012)、《中原文化城市群建设研究》(2013)等。    

在研究项目方面,主要有《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比较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项目,2016);《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2016);《中外城市群比较研究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启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重大研究项目,2015);《长三角城市群四维文化体验创意与图像支持系统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项目,2014);《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专项基金项目,2011)《江南城市群的历史源流与都市文化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2010);《世博会与京杭大运河自驾游房车游线框架研究》(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2008);《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专题合作项目,2008)等。    

在文章发表报告发布上,主要有《从大都市到城市群:中国城市化的困惑与选择》(《江海学刊》2012年第5期);《城市群的全球化进程及中国经验》(《学术界》2012年第6期);《城市群的中国经验及中西比较》(《文汇报》,2012年10月22日文汇学人B版);《我国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挑战》(《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4日05版);《“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文汇报》,2013年12月19日第05版);《明清江南城市群研究及其现实价值》(《复旦学报》2014年第1期);《城市群:未来城镇化的主平台》(《光明日报》2014年06月03日11版);《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与文化转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1期);《追寻失踪的丝绸之路城市群》(《光明日报》2015年5月12日10版);《关于我国城市群规划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城镇化“主体形态”如何协调发展--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光明日报》,2016年05月04日10版);《城市群不是简单的经济群--刘士林教授在南京市委党校的演讲》(《解放日报》,2016年05月24日15版)等。    

特别是在城市科学研究、指标体系研发、数据库建设基础上发布的《中国城市群发展年度报告》(已出版三种为《城市群蓝皮书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报告(2013)》、《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4》、《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6》),目前研究对象拓展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中原、山东半岛、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环鄱阳湖9个城市群,涉及城市总数达到118个。该报告以城市人口指数、城市经济指数、城市生活指数、城市文化指数和城市首位比指数为5个一级指标,已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城市群发展趋势、评价中国城市群规划建设的重要参照。    

3、《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姊妹篇    

早在东晋时期,法显就从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南亚诸国,又从海上丝绸之路回到中国;13世纪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是从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又从海上丝绸之路回到意大利。    

1877年德国地貌学、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之说,指代中西陆上通道;在此基础上,法国汉学家沙畹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之说,指代中外海上通道。丝绸之路从陆海两方面实现互联互通,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在人类文明与文化史上的意义是无与伦比的。    

丝绸之路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性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连通东西、走向世界的历史:政治上和平交往、经济上共同繁荣、文化上跨区域交流、个体上自由与传奇;丝绸之路寓意着友好、融合、交流和对话,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并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    

2008年初,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城市群”理论,启动了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城市群研究,以当代城市群研究为先进理论基础,全面介绍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沿线26个主要城市的沿革与兴衰、社会与文化、文学艺术创造等。在此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完成并出版,因顺应了中国“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符合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此后,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很快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但运输的商品、路径、方式及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却有着很大的不同。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出发的货物,主要是质量较轻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自中国出发的货物,已经变成丝绸、茶、瓷器、金、银、书籍等大宗货物。海上丝绸之路通过船只在海上航行,航线更为自由,路径比陆上丝绸之路更多。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所形成的城市廊道,也比陆上丝绸之路更为壮观。中国的丝绸之路文化,可谓“花开两朵”;而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半部中国城市文化史。    

同样是基于“文化城市群”理论,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港口城市为对象,进行历史与文化、古代与现代、海内与海外、政治与经济等方面的梳理和研究,还原古代海上丝路的发展历程,理清其重要节点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深层结构,探寻沿线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为“重建文化认同,连接古今中外”提供知识和思路。    

4、向世界讲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故事    

讲好中国海洋故事。其重要任务是要讲好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海路运输的商品与陆路相比更加多元化。主要有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东海航线主要是前往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南海航线主要是通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古代中国人下东洋、下南洋、下西洋,留下了无数精彩纷呈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更是一件国际盛事。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各章分叙一个城市。每章将以一个最具象征性的事件、事物、人文细节开始讲述,体现出一种“从头开始说”的气魄;其后在呈现整体地理面貌的前提下,将“细节放大”,以强烈直观的方式形成城市总体印象;坚持“历史叙事情节化”的原则,把“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写成好像“一个人”的生命史;围绕城市风俗和生活方式等内容来写,给人以鲜活的感受;突出城市人物以及其中蕴涵的城市精神,以城市个体的命运为中心去阐释城市的命运;介绍重要的文化典籍、学术流派、艺术流派、民间艺术的源流等,写出城市文化的厚重感;通过“深描”的方式展示该城市在整个城市廊道中的构造意义,具有文化区域整体有机感;注重城市间的大交通,突出以海上交通为优势进行经济、文化、宗教方面的交流的特点;精选古代的城市地图、古代海上航线图、古代生活风物图片、人物图像与古籍书影等,做到图文并茂。    

突显沿海城市性格。海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最突显之处是冒险精神。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守土意识特别强,扎根土地、安土重迁,顺其四时、自给自足,文化的骨子里就缺乏冒险精神。西汉的张骞冒着外敌威胁、流沙覆盖、道路不明等危险,开辟了直达西域的丝绸之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冒险精神被广为赞颂。但张骞的“凿空”,是有“”可循的,之前的丝绸之路已经以“节节相连”的方式,被沿途的行旅们一一贯通;之后的丝绸之路也以“互联互通”的方式存在,每过一个国家或城市都需要“通关文牒”。与之相比,海上丝绸之路的冒险,是“御风而行”,行进在水里而非陆上,以直通而非间接的方式,直接到达沿岸或彼岸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核心在于市场意识。海外市场奇货可居,海上丝绸之路不计风险地去开拓,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巨额的经济利得,这有助于沿海一带市场与港口城市的形成。城市是商业和人口集聚的地方,也是市场的所在。陆上丝绸之路所历经的城市,往往是山川险阻、城墙护卫、重兵把守,因而政治文化异常发达,政治攫取了绝大部分的经济利得。海上丝绸之路所历经的港口城市往往是物产丰富、河海相连,商业文化比较繁盛,冒险行为有利于通过市场交易获得超额收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各自城市群(廊道)的兴起和繁荣,相较而言,陆上丝绸之路的城市大多是政治型的,易随政治的兴衰而兴衰,曾经许多繁盛的城市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大多是工商型的,易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如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就促进了中国江南地区市场经济的发育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探索和谐共荣精神。海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还在于宗教信仰。从事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存在着极大的人身和财物风险,光有巨额经济利得的外在驱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内在的坚定信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旅人与货物的通道,还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进入中国的重要渠道。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有学者认为最早藉陆上丝绸之路,也有学者认为最早藉海上丝绸之路。东晋的法显为求佛法,从丝绸之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丝绸之路到斯里兰卡并返回中国。普陀山扼守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信仰,可谓影响深远。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也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妈祖作为中国的海神,源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所形成的妈祖信仰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民间信仰,并远播海外。    

海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集中体现在文化的多元。中国传统文化里有浓厚的“家乡情结”“家国观念”,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拓展,更多中国人远离家乡,侨居异国他乡,成为华人华侨,这一方面传播了中国文化,一方面也拓展了中国的心胸。与此同步,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商人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定居中国。这种人员交流是双向的、和平的,体现了一种“和而不同”的开放融合精神。传统观念认为中国在唐朝时期文化是最包容的,日本的遣唐使和鉴真大师的东渡可作为明证,而这正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结果。其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朝为官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故乡威尼斯,明朝官员徐光启向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并将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作为自己修订祟祯新历的助手,海上丝绸之路所形成的和平、开放、融合精神不可低估。    

5、《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的写作风格    

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数量更多,线路更长,规模更大,许多城市相对独立,海洋起到了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为此我们在国内外首次将之命名为“城市廊道”,主要包括大连、天津、烟台、蓬莱、青岛、南京、扬州、苏州、上海、嘉兴、湖州、杭州、宁波、泉州、福州、厦门、漳州、高雄、汕头、深圳、香港、广州、澳门、湛江、海口、三亚、北海等港口城市先后兴起,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其中,泉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宁波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中心城市,广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的中心城市。    

同时,与《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一书相比,《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所写城市,不仅个个存活下来,而且越来越具有发展活力。而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经济型城市,与陆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政治型城市,在历史文化命运上的最大不同。    

最后,由于篇幅等原因,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中的一些城市,比如被列入首批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的莆田、丽水、江门,被列入中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的秦皇岛、连云港、南通、温州,并不在列。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许多作者更了解这些城市的大陆文明,而对其海洋文明有所疏离,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中国海洋文化长期以来被严重遮蔽了,连知识界也不例外,从而也印证了本书的可贵。这些缺憾,我们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就《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研究报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及中国“一带一路”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的深入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教授充分肯定了十年来城市科学研究院在城市研究领域的耕耘与成绩,为交大城市学派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指出城研院首创的“文化型城市群”、“丝绸之路城市群”和“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等概念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希望今后城研院能够出更多更好地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林拓指出我国长期以来对“一带一路”严重忽视,本书对整个“一带一路”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视角和新的理念。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的领军城市,将深圳和上海放入其中,非常合理。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蒋宏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直面了三大挑战、即如何化解“修昔底德陷阱”,强化“发展-稳定-和谐-和平”的思想?如何化解“金德尔伯格陷阱”,依照“雁行”原理、共同参与建设并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以及如何化解“未富先衰陷阱”,积极拓展投资、贸易、市场,知识、文化、创新,人才、资源、机制等战略发展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有鹏指出本书是一次宏大叙事是一个海洋的神话,城市廊道在海洋的世界里是一个文化契机,与其说是做文化叙事,倒不如说在做一个神话的解读,从廊道的意义上进行了一次文化的梳理。海洋对中国的意义是一种超越,体现为海洋的城市廊道是海洋的眼睛、大陆的翅膀、文化的纽带。一带一路事实上就是在寻找梦想。如何发展自我,海洋变成为一个特殊的情结,并且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驱动力。  

来源:光明网 2017.06.08  

原文: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2017中国“一带一路”城市发展战略论坛

 

长三角将建世界级机场群 促进枢纽与干线支线衔接
  原标题: 长三角将建世界级机场群   据新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