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1、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请问一下交通委的张主任,我比较关心上海和台湾两岸的旅客来往以及货物来往的情况,请张主任介绍一下相关的数据。第二个问题,刚刚提到台湾海峡协议发布,也请张林副主任解释一下。
张林(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交通委副主任):关于两岸通航这一块,我们一直非常重视也很支持,就目前来讲,无论是客运的邮轮到台湾旅游,或者货运,上海市是非常支持的,目前我们还在进一步研究更多具体的支持政策,今后还会有更好的发展。
2、台湾旺报记者:想请问,有关上海在发展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愿景里,虹桥枢纽和台湾的一个航空城有过对接的协议,现在进展如何?是不是计划有所延误?或者说货贸的协议重新开启之后有没有另外的进展?上海朝着国际航运中心这个目标在发展,我们很疑惑,上海在货物的吞吐量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但在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地位上却逊于香港和新加坡。在9月11日时候有一个海运中转的新起点,如何借助上海自贸港的优势,预期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孙建平(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主任、市交通委主任):您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机场方面的,在2010年世博前,上海和台湾的松山机场建立了直达,在机场方面的合作,今年上海浦东机场第四跑道已投入运营,两场共有8800万人次的客运量。总的来说,按照两个机场原来的设计能力是1.2亿,下一步一定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上海与世界各地,包括台湾和香港等地区的合作会进一步加强。
第二个问题,关于国际集拼,试点第一单已经成功了,目前来说国际中转在机场方面量不大,下一步发展的空间很大,还需一起努力。
3、新民晚报:想问一个关于邮轮的问题,刚才孙主任把邮轮的发展单独作为一个章节来介绍,请问一下交通委的领导,邮轮运输本身和邮轮基础服务方面,今后有什么重要举措?现在入境的邮轮在增加,那么检验检疫局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举措?
张林:上海邮轮港的发展只有八年时间,但发展速度之快令业内人士惊喜,可以用井喷式的发展来形容,原来预计今年达到100万人次的吞吐量,目前1-11月份就已经突破这个数字了。这样的高速发展,说明市场的需求巨大。对于我们来说面临一个考验,上海邮轮港的靠泊能力不够,吴淞邮轮的二期工程明年上半年肯定要开工,再建两个泊位,这样为上海港能力的提升打下一个基础,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是从硬件方面做的事情。另外,现在上海邮轮整个产业链还很短,邮轮的旅客服务这一块,应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明年也有一些举措,一个是准备把邮轮旅客服务这一块,通过宝杨路码头客运大楼的调整,解决旅客在吴淞邮轮港等候区不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正在一起商量研究推进上海邮轮食品的配送中心,解决上海邮轮母港食品供应链的瓶颈,这件事情做好对上海邮轮业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大家知道上海发展邮轮港先天条件受到一定的制约,一个是气候的影响,一个是航道条件的制约,在此之前我们制定了一些应急机制,通过这一、两年的实践,接下来会把应急机制做得更到位,建立一个高效的运作机制,解决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发事件处置问题。
周力沛(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提到邮轮经济,因为邮轮这两年发展比较快,带来了出入境人员管理上的压力。大家知道邮轮这个特殊的环境,在邮轮上空间比较狭小,相对封闭,而且人群聚集。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和食道、胃肠道传染病的发病风险还是比较高的。在这三年中,上海已经发现了五起群体性的感染事件,2014年已经有两起,所以随着邮轮的发展,卫生检疫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我们把握两点要求,一是确保安全,二是快速便捷。在这两个要求下,具体做了三件事情,一是优化卫生检疫的模式,努力向国际接轨,特别是借鉴欧美的管理经验,邮轮是从欧美发达国家过来的旅游形式,我们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和国际接轨。二是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的机制,这个机制主要是达到有效,要在管理的制度,我们的人员能力,技术装备以及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各方面,都能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在这方面,现在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三是作为邮轮母港的食品供应链的建设问题,在这方面原有的政策跟目前国际化的邮轮中心建设有一些差距,我们也在积极的研究这些政策,寻求突破,探索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同样也是在这个管理模式中把握两点,一是确保安全,对供应邮轮高风险的食品特别是肉类、蔬菜、水产品、乳制品、水果等等,强化监管、确保安全,另外就是确保食品供应的方便快捷。我们也在探索简化审批手续,加快通关速度,力争采取过境直通的方式,确保方便快捷,当然这些政策还在逐步的完善之中。
4、上海电视台: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孙主任,我们知道这个月已经是今年私车额度拍卖的最后一个月,明年的私车额度拍卖还会不会设置警示价?
孙建平:私车额度拍卖今年已经收官了。我们总结,一年下来还是“三句话”:一个是控量,上海这样的道路条件不可能无限制的放牌,特别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政策,上海私车会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1.3倍。可以想象在现有条件下,上海马路就可能变停车场。二是稳价。今年采取警示价以后,拍卖价格基本保持在7.5万以内。三是采取了一手和二手并轨的政策,把炒作的空间,特别是拍新牌、卖旧牌的空间挤压掉了。明年的政策,第一还是控量,计划投放10万张左右。关于警示价,明年一季度先按照今年第四季度各月成交均价的平均价作为警示价。
明年的交通建设与管理任务很重,浦东的东西通道建设,包括明年地铁建设也是大年,在建有258公里,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我们现在与相关部门特别是公安部门都在积极会商研究,会有一些新的措施出台。一些政策还在研究和评估当中,等方案形成以后再向社会公布。
5、上海证券报:想请问一下孙主任,在对接长江经济带的环节上,上海在航运方面有没有具体的举措?尤其是和长江经济带向各个港口和城市合作当中有没有具体的举措?
孙建平:对国家来说,是“一带一路”。对上海来说,还有一个长江经济带建设。这几年来,按照中央的要求,上海沿着长江走出去,开展了一些合作。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关键是几个问题。主要是解决上海现有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问题,包括水路、公路、航空、铁路相互之间的衔接。在水路方面,随着洋山港四期的建设,下一步考虑对罗泾港区做功能性调整,计划要搞集装箱。现在按照中央的要求“一体两翼”,我们有一个长三角合作机制,按照不同的定位在发展,现在上海港已经到3500万标箱了,连续几年在集装箱的量上居世界第一。下一步还将拓展好长三角地区,包括沿长江经济带的合作。
铁路方面,现在是沪宁、沪杭两个方向,下一步还有沪通、沪乍和沪苏湖方向。这里要重点解决铁路要进港区的问题。现在上海的集装箱运输,70%是走公路,如果可以把其中30%通过水路、铁路,也可以缓解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前面提到的赵家沟、大芦线,都是高等级航道。
航空大家也清楚,一直议论比较多的,就是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连接问题。现在浦东机场的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挥,要解决快速连接的问题,发挥好两个机场的作用。
其他还有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的问题,现在陆上的连接已经有一些班线化,比如说轨道交通到昆山,长途客运像公交一样到浙江、江苏地区,以后的运输方式、道路建设也好,主要考虑要使长三角地区的连接更加便利。
6、劳动报:我请教一下上海海事局明年有关海事安全与污染方面有没有新的管理措施?
晨晓光(上海海事局副局长):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比较平稳顺利。从目前来看,整个港口特别是航运运行来看,船舶的大型化和内支线和长江运输交织在一起,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从海事的管理和服务来看,我们加大了对整个航运安全、交通的管理,从设备上、技术手段上不断地加大投入和创新。
我们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特别是航运要跨上一个台阶,要和国际接轨很重要的就是安全诚信,在管理上如果说航运企业缺乏自律意识,没有安全诚信的话,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形象是不协调的,或者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际航运中心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上海海事局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在洋山港海事局辖区试行《上海海事局安全和防污染诚信管理办法》,明年3月1日开始在辖区全境施行。
安全诚信是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条道路,推行诚信管理制度,是上海海事局对接国际先进海事管理规则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的措施,旨在建立与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定位相适应的国际化海事管理制度和安全标准。通过推行诚信管理制度:
第一,让更多和航运相关的企业、单位能够全面的了解航运公司的状态和诚信度,让他们有知情权。我们上海海事局将动态的跟踪在上海港运行的航运公司运行情况,对他们的信息和打分情况在网上公布,让码头、货主、金融保险等和航运有关的要素单位都有知情权,时时了解航运公司的运行状况、公司的内部管理情况,让他们进行正确的选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
第二,想通过安全诚信管理办法的推进进一步落实国家提出的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管理,诚信办法推出之后将加强过程管理和事后管理,对航运公司实行了差别化的管理,根据你的诚信度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你诚信好,我可以少管你,对于不诚信的企业,我们会集中现场监管的资源和能力加强监管。
第三,诚信办法管理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使航运公司能够通过内部的管理来不断地提高自律意识,提高内部的管理水平,也就是提高上海200多家航运公司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企业责任主体。从海事的安全和船舶防污染方面,要更多适应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通过加大航运企业的诚信管理,以此作为平台和抓手,来推进下一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7、上海日报:我问一下航交所张页总裁,上海航交所和伦敦的波交所之间有什么差别呢?今后有什么打算呢?
张页(上海航交所总裁):这些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包括P3、2M,P3被中国否掉,而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是同意,欧盟也是同意的。刚才说的新加坡也好,说到伦敦也好,也提到了香港,但承运人要形成的联盟从来不问那几个国家,为什么要问我们中国,特别是要问上海,我们上海给国家提了很多的资料和意见,这就是因为上海运输的权重非常大。
这位记者提到和波交所的关系,波交所成立于270多年前,我们说波交所是我们搞航运非常尊重的机构波交所现在最重要的是BDI指数,但现在BDI指数仅仅在散货指数范围内是老大,但没有集装箱指数,我们上海发布的集装箱指数,最近在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统计的货运和指数挂钩的运输合约,上海的指数排名全球第一。实际上,我刚才说是不是不但班轮联盟的成立要由中国审批和监管,中国的指数也引领了国际集装箱的运输。
除了监管、引领作用,第三个是创新,上海今年由于市场的波动、运价的波动,我们创新了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在全球第一次推出运力的远期交易。什么意思呢?如果担心三个月以后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到我的运输成本,我们可以锁定三个月以后的价格,从今天就买定。这样的方式是符合全球现代化商业的模式,没有一家跨国公司在整个业务范围内是不用期货来对冲自己的风险。有了这样的对冲工具是非常好的,这在全球我们上海是第一个发布的。在创新过程当中,还比如说我们的开放度,中国的航运开放特别是自贸区的开放度也是非常大的。现在提上海航交所和伦敦波交所比较,希望提出具体的方面,当然如果从航运文化和历史来看存在差距,毕竟他们比我们早200多年。
8、东方网:我有一个问题问航交所张总,上海航交所发布的运价指数一直是航运市场的晴雨表,2014年在运价衍生品领域有什么突破吗?
张页:运价指数是我们明年主攻目标,指数也是一种标准,国际的集装箱合约拿我们指数作为标准的,我们也发布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跟波交所的BDI反映了不同的市场,我们关注国内的沿海散伙运输例如煤炭,因为波动非常大,指数也开始应用到衍生品上。刚才记者提到,我们的运价衍生品这一块,实际上已经说到了,是一种新型的对冲风险的工具。在2014年国家有关部委包括证监会的支持下,包括一系列的文件要求下,对原来设想的场内交易已经开始按照国家规范化的改造,已经做到了主要是为现货市场的防风险。原来交割是用现金交割,而且开始用运力交割,运力交割在全世界上原来是没有的,运力交割只有在现货市场。今年开始全球运力交割的第一票在9月份实现了,现在发展到国内干散货、国际干散货、国际集装箱运输这三大品种齐头并进,这在全球的航运衍生品市场上,目前应该说是最全面的。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