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间 沪最大国有捕鱼企业渐渐从近海走向远洋
原标题:上海最大国有捕鱼企业
据《劳动报》报道,作为一座沿海城市,水产品一直是上海市民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河鲜、海鲜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根据《上海地方志·渔业志》的记载,建国后,在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中秋等节日,本市都会对水产品供应作专门安排。
“先确保国内市场供应”
钱锦昌如今是退休在家。1978年那一年,他47岁,时任上海海洋渔业公司生产指挥所主任。回忆当年保障市场的情形,钱锦昌记得颇为清楚:“那时候,碰到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这样的节日,我们的任务,是保证供应数量在1万吨到1.5万吨。”
钱锦昌说,海洋渔业公司保障供应的主要是花色鱼,比如黄鱼、鲳鱼、带鱼等等,销售价格由政府制定。当时黄鱼价格在每斤2角至4角,带鱼每斤2角,鲳鱼每斤4角。“当时在国际市场上,这些花色鱼的价格是很高的,是国内价格的几十倍。不过货源有限,只能优先保障国内市场供应,而且考虑到市民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由政府补贴进行平价销售。”
在1970年代,近海的渔业资源还算丰富。上海海洋渔业公司的渔船作业范围,主要在东海和黄海区域。“那时候,经常去捕捞的,是丽水、温州一带的渔场。”除了自己捕捞之后,有时候也收购当地渔民捕捞的带鱼、黄鱼。钱锦昌说,1978年的时候,上海海洋渔业公司的渔船有150条左右,每年的产量在8万吨至10万吨之间。
1986年后春节买鱼不再凭票
按照《上海地方志·渔业志》的记载,1959年春节开始凭票买鱼。1964年春节,在实行凭票五年后第一次敞开供应。从2月9-16日,实际销售水产品5612吨,比1963年春节3512吨增加59.79%。数量多,品种好,不凭票、不限量,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
1973年春节,市区居民按户发券,定量对口供应。每户发给花色鱼券和一般鱼券各1张,大户(5人以上,含5人)每户3公斤;小户(4人以下,含4人)每户2公斤。花色鱼和一般鱼各半供应。
1975年春节,供应数量同上年,花色鱼改为大户2公斤,小户1.5公斤。
1982年春节,为普遍都能买到黄鱼,规定大户2公斤的花色鱼券中可购买黄鱼1公斤;小户1.5公斤的花色鱼券中可购买黄鱼0.75公斤。
1983年春节,改为每户发券2张,除黄鱼外,其他鱼任选。大户3公斤,小户2公斤,其中黄鱼不分大小户,每户1公斤;其他花色鱼包括鲳鱼、带鱼、鳗鱼等品种任意选购。
1986以后,春节敞开供应。
“开创号”开启远洋捕鱼之路
进入1980年代,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仅靠传统的近海小渔轮捕鱼,已无法满足市场供应。“黄鱼、鲳鱼、带鱼等花色鱼的产量几乎是以每年20%速度下降,尤其是黄鱼,下降更为明显。”钱锦昌说。
发展远洋渔业于是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4年,上海海洋渔业公司成立远洋渔业筹备组。时任公司经理的钱锦昌出任组长。这一年年底,市财办同意公司引进艉拖网加工船,投资总额490万美元。1985年3月8日,钱锦昌带领船长周汝翶、大副冯思学、轮机长张子实等28名船员,赴联邦德国(西德)接船。通过船舶设备勘察检修,油漆刷新和两次试航后,于1985年3月30日举行船只交接仪式,“开创号”成为中国第一艘大型远洋拖网加工渔船,当天启航返沪。
“开创号”抵沪后,积极准备试生产工作。首航试生产,自当年的6月3日-7月26日,历时54天。先是在太平洋中途岛西北的金梅海山公海渔场,后转赴北海道北部试捕狭鳕,接着南下到钏路外海。虽然遭遇了多重困难,“开创号”首航试生产还是捕获了远洋鱼类近300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基本掌握现代大型拖网渔船的捕捞、航海、轮机、鱼品加工、通讯联络和设备保养等技术。
也是在这一年,上海外经公司租用上海市渔业公司的渔船和雇佣船员,赴伊朗海域合作捕鱼。1986年-1990年中伊合作捕鱼的4年间,上海船队的规模发展至12艘,共捕鱼2.35万吨,销售收入737万美元,并运回上海市内销售鱼货340多吨。
大洋渔业与过洋渔业的“两翼齐飞”,上海远洋渔业由此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