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特刊:让法治成为信仰

05.12.2014  17:32
国家宪法日特刊:让法治成为信仰 - News.Online.Sh.Cn
来源: img.gmw.cn

最高法院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特写

  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为一起冤案的当事人,安徽省歙县徽城镇七川村村民张高平和张辉受邀来到国家最高审判机关,讲述了自己经历的法治故事。

  这是在最高人民法院“让法治成为信仰”主题宣传暨“12·4”公众开放活动上的一幕。最高法院举办的这次活动内容丰富,请张氏叔侄讲故事是其中一个环节。

山东法官走进民企宣传国家宪法日。新华社发

  2004年,因涉嫌发生在杭州的一起强奸致死案,张高平、张辉叔侄分别被判死缓和有期徒刑15年。2013年3月,经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宣布撤销原审判决并无罪释放。

  第一次来到最高法院,站上讲台,面对聚光灯,张氏叔侄显得有些紧张,但话语非常朴素。

  “当我接到邀请来最高人民法院的时候,当晚激动得睡不着。我以前在监狱里做梦都想来北京申诉、喊冤。但出来以后,我就不想再来了。”侄子张辉说。

  叔叔张高平接过话茬:“其实我过去怕来法院。但是我今天来了,我不怕,因为法院是一个讲法律的地方。没干坏事,就不怕来法院。

  张高平告诉听众,现在一家人过着普通百姓的正常生活。

  与张氏叔侄一同来讲故事的,还有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岩口乡茶仁村村民马国生。马国生这辈子只打过一次官司。他把辛辛苦苦打工挣的钱存进银行却不翼而飞,于是把银行告上了法院。法院经过审理,判决银行败诉,马国生拿回了2万多元存款。

  在活动现场,马国生带来了一幅家乡的门神年画。“我觉得,法律和法院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保护神。”他说。

  从安徽张氏叔侄到湖南村民马国生,再到福建法官詹红荔、北京律师佟丽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也表达了对法治的期盼。

  活动中,17幅展现司法便民利民措施的漫画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这是最高法院第一次以漫画形式发布有关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司法便民利民工作的意见》全文共30条,其中17条主要内容都被制作成了漫画:“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表现的是法院积极推进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保障当事人起诉权利的举措;“巡回审判方便群众”,展现了各级法院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所作的努力。

  在活动上同时发布的还有“百度·中国法院地图”。最高法院与百度公司共同开发的这套电子地图共收录法院3496个,只要点击地图中的相应法院,就可阅览该法院的地址、邮编、电话、法院简介等司法便民信息。一个个法院信息体系化呈现出来,组成一张庞大的信息网。

  最高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周强表示,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法院的广大法官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广大法官要肩负起历史责任,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把宪法根植心中、让法治成为信仰,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