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治理: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 学术研讨会在国务学院举行
2014年9月23日下午,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承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主题专场•青年论坛——国家安全治理: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在复旦大学文科楼615会议室成功举行。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副总干事长吴开平、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驻所研究员杨健、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金应忠、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陈玉刚以及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机构的近30位青年专家学者与会。
与会专家学者就安全问题的内涵、中国国家安全及国家利益的界定、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要素构成与相互关系、在各类复杂现实中如何理解与应对安全威胁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和专业的探讨。
研讨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进行。上半场聚焦国家安全治理的理论问题上,将国内安全、国际安全两个维度整合起来,着重探讨了如何对“安全问题”进行严肃、科学、清晰的定义以及中国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构建问题,郑长忠、张骥、李开盛、孙德刚、张春等学者就政治安全的界定与构成、国家安全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定位、“去安全化”研究的缺陷及现实困境、“先发制人”理念与中国战略文化之间的关系、跨境安全治理的转型等做了学术报告。下半场将视角转移到国家安全治理的现实层面,李瑞昌、沈逸、刘淑华、刘骞、汪段泳等学者深入探讨了“新常态”下的危机管理模式、网络时代互联网安全治理的挑战与战略、大数据时代国家网络安全与应急能力提升、宗教在国际冲突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中国公民境外安全风险来源等问题。
主题发言后,吴开平副总干事长和杨健副司长分别结合相关政府部门工作的视角,对发言内容进行了点评。吴开平副总干事长介绍了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的职能及在国内安全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阐述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基层安全的关系并强调了“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杨健副司长结合外交工作的实际,指出当前中国外交在界定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方面遇到的挑战,学界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对外交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指出中国在国际上作用的更好发挥依赖于更加统筹协调的机制建设。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教授、副院长苏长和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国家安全治理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议题。陈教授指出,在当前安全问题存在泛化趋势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建立合适的框架从多个维度对安全治理领域的议题进行合理区分,并重视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本次研讨会采用学界、智库、政府部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将政治学、国际关系、公共行政三个学科整合进国家安全治理问题的研究,使得国家安全治理的国内维度与国际维度更好的整合,讨论气氛十分热烈,并形成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