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陈杰为同济大学校长

28.07.2018  02:01
      7月20日下午,学校在四平路校区召开教师干部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巡视员、副局长刘后盛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派,在会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同济大学校长调整的决定,陈杰任同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免去钟志华同济大学校长职务。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郑富芝,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绍良出席大会并讲话。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杰,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李昕,以及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教育部人事司、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的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校党委书记方守恩主持大会。
          刘后盛在宣布党中央、国务院任免决定后讲话。他指出,钟志华同志今年6月已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这次同济大学校长调整是中央从中管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全局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推进干部交流的精神,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做出的决定。他对钟志华同志担任同济大学校长以来的工作作了充分肯定,并介绍了陈杰同志的基本情况,希望大家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定精神上来,全力支持陈杰同志工作。他指出,同济大学建校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进入新时代,更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定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同向同行,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郑富芝表示,教育部党组完全拥护中央的决定。他肯定了同济大学近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代表教育部党组高度评价钟志华同志的工作,对钟志华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钟志华同志继续关心和支持同济大学的发展。他赞同刘后盛同志对陈杰同志的介绍,相信陈杰同志一定能够不负重托,和守恩同志一道,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和全校师生员工上下一心、锐意进取,推动学校各项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他代表教育部党组对学校的工作提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要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三是要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于绍良代表上海市委对于中央的决定表示坚决拥护,对于陈杰同志的到任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于中组部、教育部长期以来对于上海工作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同济大学作为一所具有110多年悠久历史、扎根上海的知名学府,不仅在中国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代表上海市委,对钟志华同志的辛勤工作表示崇高敬意,祝愿钟志华同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他受上海市委委托,对学校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以“双一流”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三是着力提升服务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的能力。他代表市委表示,上海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同济大学的改革发展,积极为学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钟志华对中央的决定表示完全赞同、衷心拥护、坚决服从,对陈杰同志就任同济大学校长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他说,在同济任职近两年的时间不算长,但与大家一起经历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许多不平凡的日夜。他用5个词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一是“感恩”,感恩组织上的信任和关怀。他表示,经过多个不同岗位的历练,更加体会到一个党员干部,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他对班子成员,院系、机关和直属机构的负责同志,学校的每位老师、同学和离退休老前辈,学校校友,地方和企业的合作伙伴等表示感谢。二是“感动”,为同济的家国情怀所感动。他说,“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精神,在不同办学时期都有很好的体现,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广大师生和校友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同舟共济的精神在他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三是“遗憾”。两年来他每天都没有停止过思考、谋划和推动同济的发展,但遗憾的是很多工作还处于摸情况、理思路、打基础、探路径等阶段,有的方案还没有来得及出台,更没有来得及检验与完善。在工作的推进中,与老师们、同学们和同事们的交流,还没有达到期望的广度和深度。第四个词是“内疚”。回想起两年的任职经历,由于同济的热情和胸怀,刚迈入同济门,就感觉已是一个老同济人,与各位同事一见如故。但是他超常的工作节奏要求,让很多同志不堪重负,他对这些同志表示歉意。五是“欣喜”。组织上派来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好校长。同时,他很高兴并衷心感谢组织上让他作为同济的普通一员继续为同济的发展尽力。他将在做好中国工程院本职工作的同时,继续与大家一起围绕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攻坚克难,以学术骨干的身份继续兑现承诺和愿望。他最后表示,一段同济缘,一生同济情。他衷心地祝愿同济大学明天更美好。
          陈杰表示,由衷感谢党和国家的信任,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服从组织的安排,衷心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对他的教育和培养,衷心感谢全体同济师生对他的接纳。他说,今天受命担任同济大学校长,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他心中,同济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的高校,是一所具有历史担当的高校,是一所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高校。作为新的同济人,他从钟志华校长手中接过接力棒,深知肩上的担子、份量之沉重,在今后工作中他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刚闭幕的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新时代发展蓝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二是认真学习调研,尽快进入角色。要向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学习,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更好地担负起校长的职责,向同济老一辈科学家、老领导学习,涵养自己的品格、提高自己的境界、锤炼自己的意志。更要向广大师生和校友学习,从同济人的奋斗故事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三是弘扬优良传统,继承和发展同济事业。在以方守恩书记为班长的学校党委班子的领导下,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班子成员和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共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以更大的勇气、魄力、智慧,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四是严格自律自省,勇于担当负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以《党章》规范言行,将责任担当扛在身上,始终坚持率先垂范、勤勉尽责,按照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双一流”建设部署,敢于攻坚克难、破解发展瓶颈,为同济大学新时期的改革建设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方守恩代表学校党委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学校将认真贯彻各位领导的讲话精神,把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到实处。他表示,钟志华同志在担任同济大学校长的近两年时间里,全身心投入学校工作中,为推动同济大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和钟志华同志合作共事的近两年时间里,深切感受到他对党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科技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对促进学校发展的急迫心情与辛勤努力,对师生员工的真诚关爱和对人才的渴求。钟志华同志虽然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但他的学科和专业还在同济,希望钟志华同志继续参与、关心和支持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陈杰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著名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将研究与装备系统建设密切结合,取得了优异成绩。他同时也是一名优秀教师,还是一名出色的高等教育管理者,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中央决定选派陈杰同志来同济工作,充分体现了对同济大学的关心和重视。他代表学校党委和全校师生员工,对陈杰同志担任同济大学校长,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和其他班子成员将全力支持陈杰校长的工作,相信陈杰校长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历任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校友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持续推进同济大学向前发展。方守恩指出,学校于十几天前刚召开了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愿景。未来几年,是党和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行动指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旗帜鲜明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部分两院院士、学科带头人,学校学术组织负责人,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负责人,全国及上海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代表,部分教代会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出席大会。
          陈杰,男,1965年7月生,福建福清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于1986、1996、2001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主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科技处处长、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校长助理。2014年4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8年7月任同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研究领域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是复杂系统多指标优化与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等。“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973项目首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控制科学与工程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多部学术期刊编委。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 https://news.tongji.edu.cn/catv/index.php?classid=5698&action=video&id=1242&t=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