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科研团队以“Glocal”理念服务上海创新创业 请点子进来促知识创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郑立荣教授两年前引进了一位瑞典教授研发的多核处理器,这一成果目前在上海已从几个专利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行业中最主要的几家通信企业也开始试用。不过,这位教授的实验室,至今仍在奥地利维也纳和瑞典斯德哥尔摩,而这一成果真正形成产品,是复旦大学的团队参与研发后实现的。产品的生产基地美森微电子,则由我校引入的风险资本控股落户在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内。
类似的项目,郑立荣教授已经引进了10 多个,其中有来自欧洲的微电子、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科研团队,也有来自美国加州的生物医药研发团队。他得出一个体会:“所谓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该是Glocal,即=Global+Local,是一个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地域发展的组合———让全球最顶尖团队带知识和成果到上海来‘安家落户’,让上海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创新能力对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影响力。”
引进10 余个海外团队和成果
自从2010 年从瑞典回到复旦大学任教授,郑立荣一直在尝试把海外有实力并且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团队引进上海,通过这些项目和人才带动复旦相关学科并服务上海的知识创新,并且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横跨科技和产业的人才。
在欧洲待了20 来年,他深深感到,走在国际科研创新前沿的国家虽然有众多好成果,但即便是在北欧这些创新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国家,一个好点子要转化成好产品也并不那么容易。虽然欧盟在2008 年投入巨资成立了融教育、科研和创新为一体的欧洲创新与技术学院,致力于欧盟地区的科研和技术转化,但有限的市场资源、人力资源以及风险资本,仍然是成果实现大量转化的瓶颈。“但中国却不同,不仅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要找到风险投资也非难事。甚至,困扰成果转化的职业化人才资源,现在也并不难获得。”郑立荣说,此外,中国有大量快速反应的制造工厂,因此一个相对成熟的成果在工程上实现也不困难。
2011 年,郑立荣引进了第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由法国、美国等国家的专家组成,从事大功率集成电路研究,他们和信息学院的教授以及研究生组成的联合团队,共同完善研究成果,并通过郑立荣教授的团队引进了社会资本,将生产基地设在周边城市。仅仅一年时间,公司的产品就迅速上市,去年产值达到数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一颗新星。
引进的不光是团队,更是好的点子
“其实像博普、美森这样的研发团队,我们引进的并不光是海外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好的点子。”郑立荣说,“过去我们总希望以诱人的待遇吸引海外学者落户上海,但事实上,在一个城市形成很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前,是很难有优秀的团队彻底落户的。”
根据他的经验,2000 年以后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已经和传统的创新有了很大的不同。“过去我们总是引进项目、引进人才,然后再配上资本、团队和产业链,但是现在,这些创新要素可能会分散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像美森这样的研发团队,二三十人的规模,分散在全世界五个地方。基于这种理念,郑立荣早在2005 年就提出了“国际化创新工程师和产业领袖培养”的理念,组织和领导了“跨国多文化电子工程师领袖培养”欧盟项目,并通过项目把复旦大学、法国INPG、芬兰图尔库大学以及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4 校联合,在集成电路与系统领域培养多文化背景的国际工程师,成为当时复旦大学第一个工程领域的全英文国际硕士项目。
“引进一支创新团队不仅在物理空间上成本太高,更重要的还受制于人力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原因。”郑立荣告诉记者,在很多西方国家,一名工程师常常一辈子专注于某一项技术,他们对技术的理解和专一程度,远非国内短时期内能够培养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包括沃尔沃轿车等在内的一些欧洲企业即便被中国企业收购了,但研发中心仍然设在当地。
而且毋庸置疑的是,虽然现在国内越来越强调创新能力,但是只有真正形成一个领域的创新高地和创新氛围,才可能真正吸引那些人才。“一个长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航空航天城或者长期在硅谷的团队,所获取的行业信息一定比在其他地方的科研人员多。”郑立荣举了个例子,当瑞典的爱立信是全球无线通信系统领袖时,全世界所有和移动通信有关的企业都争相在爱立信的所在地西斯坦科技城设研发中心,包括中国的华为和中兴通讯也在那里设立了研发中心。“这是因为,那里已经形成了这一领域的全球科创中心,能够影响全球的移动通信产业,即便是在科技城里道听途说,也能获得比在别的地方更多的前沿信息。”
“目前对于上海来说,如何整合现有的资源,成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地,还有很多需要探索。”郑立荣说,“换一个角度,在创建全球科创中心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妨考虑利用一带一路发展的大好机会,把部分的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到海外去,研究如何积极地、和谐地、面向未来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在全球化背景下完成多维度立体型最佳创新驱动之组合,实现以创新为驱动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