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打开人生另一扇 嘉定用电商创业模式带动残疾人就业
今年9月,嘉定区“阳光工坊”手工艺品正式入驻京东网上商城,售卖的草编、竹刻手工艺品全部出自嘉定区“阳光工坊”残疾人士之手,2个多月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达2万多元。“互联网+”时代,网络突破了传统招聘中对应聘者身体状况、文化背景等条件的限制,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作为上海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的试点区之一,嘉定区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将残疾人就业延伸到互联网领域,通过电商创业模式带动残疾人就业。
“嘉定竹刻有400多年历史,技法千变万化,细腻如发丝……”在“阳光工坊”网上商城,不仅有嘉定竹刻、草编等非遗介绍,每件作品背后还配有6名手工艺人的励志故事。嘉定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第三方机构的专业公司,完成网络销售平台形象设计、产品图片拍摄、文案撰写和日常维护等,帮助“阳光工坊”等提升网络营销能力。
上海市首家“阳光屋”今年9月在嘉定落成,4位残障姑娘来到这里学习店铺的线上和线下交融运营。“阳光屋”是一家社区型电商实体店,售卖进口食品、服饰、化妆品等,第三方机构策划指导完成客户群传播、商品订购和配送。记者在“阳光屋”看到,每件商品都有一个二维码,顾客通过扫码就能完成商品购买。一台略高于成人身高的触摸屏上,3D试衣等新体验让顾客对服饰颜色、款式搭配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刘晓微在“阳光屋”工作了几个月,她认为,这种电子商务社区就业平台让自己有了更多的销售体验,增加了网络就业本领。据悉,“阳光屋”实体店运营业态成熟后,将开展规模化复制。
为了鼓励残疾人在网络就业创业,嘉定区制定相关扶持方法,对网络创业的残疾人士给予一次性启动资金2000元补贴,两年内每年给予5000元运行补贴。针对不同创业项目和残疾人文化状况,聘请专业老师为残疾人士培训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创业等技能,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练。嘉定镇街道王喆看好食品行业发展前景,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小吉家的零食屋”,在第三方机构的专业帮助下,他的店铺信誉从1颗红星增加到4颗红星,销售额近6000元。目前,已注册淘宝店的20名残疾人中,17人运营店铺步入正轨,其中最高月收入可达1万元。本周末,嘉定区残联等将举办供应商洽谈会,整合区域内优质电商资源,扩大和优化网店产品品种,提高残疾人网店销售额。
明年起,嘉定区将拓展京东“阳光工坊”品牌线上交易平台,逐渐把全区阳光家园的手工艺品纳入,京东将开设众筹公益项目,提升阳光工坊手工艺品的知名度。区里还将启动第二期网络就业培训基地培训班,重点培训重残无业和阳光家园学员,让更多有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