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开展土壤修复工作 让荒土重新焕发生机

07.12.2016  11:04

日前,绿望蔬果合作社的社长曹久青,将全新的种植任务单下发给“工人”。合作社里400亩的蔬菜设施大棚,休耕的土地占近40%。在曹久青看来,这地不是白“”,是“”得有价值。

以前种菜都凭经验。一块地连着3年种韭菜,就铁定‘绝育’了。所以,就要换地种。”曹久青说,“后来合作社来了区里的专家,说这地‘亚健康’了就要休息,不然真的病了,那就不好治了。”所以,曹久青的农场开始了土地轮休,在农业专家的建议下,尝试了高温闷棚技术,配合土地休耕。

今年夏天,绿望蔬果合作社利用“夏淡”,对设施大棚进行了高温闷棚。从实际效果来看,以当前种植的小青菜为例,每亩产量增加了30%。今年,该合作社引进了进口的深耕机械,土地翻耕的深度增加到了40厘米,并节省了80%人力成本。再加上大水漫灌,覆盖加温膜等一整套规定动作,让土壤来了个10天的“韩式汗蒸”。“从目前来看,因为周期短,且不影响日常生产,这套技术还是值得推广的。”曹久青说。

可是,高温闷棚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只能在夏天施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市农委和嘉定区农委的专家又来了。这回,专家给曹久青带来了4个新技术,并在绿望蔬果合作社试点实施。

我们拿出了四个大棚,分别是蚯蚓房、火疗房、黑麦草房和生物菌房,用来试点测试4项新技术对于土壤障碍修复的能力。”曹久青说,“目前最早使用的火疗房内,使用深耕机械设备和专业喷火设备,对试验田的土表进行了‘火疗’。同一大棚内,萝卜的长势差别明显,叶高相差10厘米左右。从质量和产量上来说,‘火疗’后的土壤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嘉定还引进了动物和微生物的土壤修复技术。“蚯蚓虽小,但它的消化系统简直就像一个生物工厂,肠道里的各种酶能分解各种有机质,可以将土地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吸收分解,排出的粪便还能肥沃土地。微生物菌群则更像是喂给土壤的‘养乐多’。”嘉定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蔬菜地里磷和钾会积攒较多,这就好比土壤有了‘积食’,会影响健康。这就需要人工干预。”以蚯蚓为例,0.5亩的大棚内将放200公斤的蚯蚓,每平方米土壤中投放的特殊蚯蚓就有近万条。而微生物修复则是往土壤里添加特殊微生物,控制温度、湿度让它们在土壤里繁殖,以达到改善土质的目的。

目前,在已经开展的实验田中,罗汉菜的发苗率有了明显提高,这也给了曹久青一点信心。如黄瓜、番茄等作物,就可以通过改变部分病虫的生活环境,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