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院学生喜获第八届上海市本科生社科论坛一等奖、三等奖

19.12.2014  23:15

       第八届上海市本科生社科论坛开幕式暨复赛、决赛近日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上海6所高校的老师与学生再次相聚复旦进行学术交流与较量。我院2011级本科生边望之和2012级本科生张露思的作品分别获得本届论坛的一等奖和三等奖。此外,我院社会学系梁波副教授担任带队老师,一同前往的还有3位学生评委。承办过两届活动的群学社再次成为本届论坛的承办方。

       上海市本科生社科论坛是由复旦大学于2007年发起的,在上海高校范围内以社会科学类本科生为对象开展的高质量学术论坛,由上海市本科生社会科学论坛组委会筹办,旨在为上海各高校社科类专业本科生提供一个宽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以“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为主题。论坛下设3个分论坛,分别为“社会科学与社会治理创新”、“第三部门的希望与困境”以及“城市化与市民化”。上海大学此次共有4名学生参赛,其中第一与第三分论坛各有两人。

       上午9时,第八届本本科生社科论坛在复旦大学光华楼正式开幕。复旦大学作为主办方宣布论坛开幕、介绍与会嘉宾,并针对本届论坛主题以及分论坛主题进行阐释和演绎。片刻的茶歇之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郭有德教授做了主题报告,进一步对论坛主题进行解析。

       经过午休与作品展示顺序的抽签分配, 6所高校的30多篇作品根据作品主题分别进入三个分论坛会场进行答辩。我院边望之同学的《个人权威与村落产权的构建——基于宁波市N村的研究》与张露思同学的《村民自治在乡村治理结构中的现状——以安徽黟县碧山村、福建连城培田村为例》进入第一论坛;冯佳琪同学的《重视与新建城市社区老年文化——基于江苏省南通市起凤社区老年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与王阳同学的《城镇化浪潮下的重庆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叶乡为例的一次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进入第三论坛。

       下午1时30分,答辩正式开始。每位选手通过10分钟左右的PPT演讲,8分钟的评委老师、学生评委的提问,来展示自己的研究。各校参赛作品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紧扣时代热点话题,体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与思考。至下午5时,三个分论坛的比赛逐一结束,并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我院边望之同学与张露思同学的作品最终凭借出色的论文以及精彩的答辩表现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

       边望之同学的《个人权威与村落产权的构建——基于宁波市N村的研究》以宁波市N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村落权威对传统乡村社会的教化意义和对村落产权分配的影响;张露思同学的《村民自治在乡村治理结构中的现状——以安徽黟县碧山村、福建连城培田村为例》则以安徽黟县碧山村和福建连城培田村为例,描述了村民自治在当今乡村治理中的大体现状。

       据悉,颁奖仪式与闭幕式将在下届主办方上海政法学院举行。

       作为上海各高校本科生自主发起的学术交流平台,社科论坛设置的意义并不重在奖项与荣誉的获得,而是在于为学习社会科学的本科生们提供学习交流、锻炼学术能力、拓展思维视野的机会。期待社会学院的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交流,也期待下一站论坛的精彩表现!

社会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