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海》打造"沪商群像":上海男人的气质是笔挺的

04.12.2014  08:55

  

  东方网12月4日消息:12月24日起,全景式展现上海近代商业文化的话剧《大商海》将在艺海剧院上演。剧中讲述了以申霁航、吴慕用、席耀宗为代表的海派商人,从勇闯大码头到立足大上海,以诚信和睿智化解各种危机,最终成就商业王国的传奇故事。由于剧中多处情节都取材于真实的商业案例,该剧可说是近代沪商为当代创业者开设的商业课,也是观众了解近代上海商业文化的一个窗口。近年来舞台剧创作较少涉及商战题材,该剧已作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专项资助。

  上海商业文化是现代商业的典型代表,海派商人也是典型的中国商人代表,然而全景式展现上海商业文化及海派商人形象的舞台作品相当少。《大商海》中涉及与旧时海关周旋、邀请明星代言、剔除内部巨贪、抵制日寇利诱等真实的商业案例,展现出海派商人的勇气、智慧、幽默,以及他们在危机和金钱面前显露出的人性选择。剧中所展示的那些商业智慧的交锋和人生信念的坚持,在如今舞台剧作品中都难得一见。虽然描写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但那时与现代商业社会有着共通的特性,使得该剧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每一位奋斗商海的商业人士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找到共鸣。

  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路生和徐俊共同编剧,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金复载作曲,徐俊担任导演,演员赵磊、曹毅、傅震华将分别出演剧中的主要角色申霁航、吴慕用和席耀宗。本次《大商海》的排演特别注重在青年一代中的传播,推出大学生及青年白领专场,同时开启2015年《大商海》校园版和职场版的演员海选活动,由大学生和青年白领担任演职人员。

   对话

  用上海男人群像“抵挡”误解

  除了是商业“活教材”,在徐俊看来,《大商海》也是一部正面展示上海男人形象的作品。在很多文艺作品中,“上海男人”往往被曲解,“上海男人不是软弱的、惧内的。我个人觉得,上海男人其实是笔挺的,无论外在形象还是内在气质”。

  问:为何选择沪商题材?

  徐俊:安徽有徽商,陕西有晋商,但上海类似题材的作品基本没有。其实上海人的儒雅正气,上海人的商道里,有很多值得玩味的为人之道。后来看到吴基民先生的纪实文学《羊行天下》,觉得非常适合,就想做一个舞台剧。

  问:剧中的一些情节,如涉及与旧时海关周旋、邀请明星代言、爱国商人抵制日寇利诱等,是否都取材于真实事件?

  徐俊:该剧是以编年的方式,讲述申霁航这个人的传奇经历,人物原型就是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剧中涉及到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基本保证还原。比如日本人来的时候,沈莱舟当时并没有绝望到像剧中的申霁航那个程度,但整个事件的框架是真实的。剧中还有“敲地板”这场戏,观众可能不了解,但其实就是当时公司的一种管理方式,就是从每个员工的月工资里扣1块钱用于集资,留给生病有急用的工友当抚恤金。剧中这种细节非常多,可以说,我们从细节上努力还原当时的历史面貌。有些地方,可能观众感觉是不是有点夸张了?比如做生意遇到地痞流氓的艰难,其实原型也有,沈莱舟当时请人来做厂长,结果这个人打着杜月笙的旗号把厂里的东西都卷走了。

  问:你提到这部戏是一个上海男人的群像,用来“抵挡”那些对上海男人的误解?

  徐俊:看看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你会知道他们比我们现在更难。在历史纷乱和战争时期,他们的生命和生意都遭遇各种威胁,但依然能保持做人原则,这非常了不起。我最近看到一篇评论,谈到艺术作品几乎都在“矮化”上海男人,直到最近热播剧《北平无战事》中的“崔中石”这个形象才稍稍有所回转。我真的觉得,上海男人真不至于那么不堪。所以这次我放一组上海男人在台上,我想告诉观众,上海其实很早就有很多优秀的男人,他们是笔挺的,不仅是穿出来笔挺,精神内涵里头也是笔挺的。申霁航这个角色会告诉你,上海男人有智慧,有涵养,懂得忍气吞声,但也知道什么时候必须说不,他绝对不是委曲求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