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4个商业中心发展态势分析 一级中心冒出两匹黑马
研究人员认为,优化商业中心空间布局应考虑布置在居民前往商业中心出行距离较远、居住密度较高、游憩人次较多的地区。同时还要优化地铁线网布局,使内环以外新建的高等级商业中心能吸引多个方向的居民。实现上述目标,可以缩短这些地区居民前往现有商业中心的出行距离,也有助于缓解现状部分商业中心(如龙阳路)所承担的服务范围过大。
周末常去哪个商圈“逛吃”?淮海路还是南京路,徐家汇还是五角场?当你做出“逛吃”目的地决策时,有多少人又会与你“不谋而合”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近发布一项大数据研究成果——《上海中心城区商业中心空间特征研究》。其中显示,沪上中心城区及拓展区的24个商业中心,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住在某个特定片区内的人们,会同时更加钟情于一家商圈,背后原因当然与商圈的吸引力密切相关,同时也跟地铁线路有关,甚至跟高架路,黄浦江的分隔有关。
日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参与此项研究的同济大学副教授钮心毅博士。
身边的手机,显示你“逛吃”目的地偏好
24小时带在身边的手机竟然能显示你的“逛吃”目的地偏好?没错,在这项关于商业中心的研究中,数据来源就是2015年11月连续16天(10个工作日和6个休息日)里上海市民的手机信令。
资料显示,手机信令是保证用户信息有效且可靠传输的各类信号,通常需要在通信网络的不同环节(基站、移动台和移动控制交换中心等)之间传输。只要用户手机保持开机状态,一天内可以产生相当数量的信令,连续反映手机持有者的空间位置。
“手机信令是典型的大数据,不仅持有率高,且地理位置覆盖城乡。” 钮心毅说。将其运用于城市规划研究时,可以大量地连续记录人们的移动轨迹,从而辨别出人们一天中居住在什么位置?在哪里工作?在哪里游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把某一手机用户在非工作地、非居住地以及非交通枢纽的某一小范围内,连续停留超过30分钟的活动识别为游憩活动,所连接的基站就是该用户的游憩地。钮心毅说,“虽然每个个体在休息日的游憩活动可能不同,但是从整体层面来看,全市居民的游憩活动依然有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