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春节去哪儿 “研学游”或可 深度探访名校

19.01.2016  15:01

  近几年,高校游愈成风尚。武大的珞珈山、北大的未名湖、厦大的情人谷……这些国内小有名气的高等学府,几乎都已成为城市旅行表中串联的必游之地,尤其在将至的寒假、春节的“双节效应”之下,势必又将掀起高校游的小热潮。

  然而,也就是在近期,清华校报一次关于“黑导游管理困局”的调查又将高校游市场中不温不火存在多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再度放大。在高校“被景点化”的现实问题之下,清华、厦大等一批高校最早推出了“限客令”。然而,疏堵结合依然难解管理困局,一方面,四方游客对于文化之旅的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热度不减的高校游又滋生出导游市场营生的商机。

  在记者采访中,上师大旅游学院副教授刘德艳提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游”并不局限于校园的景观风情,通过中小学与大学的对接,从“研学旅游”中更好地结合学校资源,或许可以成为高校游的一大突破口。

   市场写照

   游客扎堆高校变身旅游休闲地

  高校游作为旅游市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商业性产品,大约兴起于20世纪末,2000年之后呈现井喷之势。在那时,以学校名义组织到高校参观,或是由旅行社组团入校游览几乎成为城市旅行线路中的一种时尚。

  正因此,在很多市民的脑海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与高校相关的儿时记忆。“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学校曾经组织过一次上海一日游,就到过复旦和交大,印象中,我高校的第一顿校餐就是在复旦的食堂里吃到的。”90后市民武小姐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旅游巴士可以从校门口“长驱直入”,随后一路缓行游览,对于途经的各个建筑物,导游都会在车上一一讲解。

  然而在之后的几年里,由于各地小有名气的高校接待的游客越来越多,高校在适应着“景点”这一新身份的过程中,明显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游客扎堆高校”也常常成为新闻报道的聚焦点,游客影响课堂秩序、破坏校园绿化、损坏硬件设施等不文明游览行为被一再放大,蜂拥而至的四方游客让不少高校不堪其扰。其后,部分高校开始下达“限客令”。2011年,北京大学率先公布《团体参观校园预约管理办法》;同年,清华大学也对外发布《校园参观管理公告》,两校均对入校游客人数和游览时间作出明文规定。

  虽然,此举从一定程度上为“学术净土”设置了一道天然屏障,但是来势汹汹的游客却并没有很大改观。由于比邻颐和园、圆明园等旅游胜地,两校之间也相隔不远,在周末、节假日等学校开放时段,大排长龙的情景还是时常在清华、北大的校门口上演,甚至还有游人积压在门口,因此挤弯遮阳棚立柱的事情发生。

  在上海,记者在各大高校留意到,挥着小旗、开着巴士穿梭在高校中的旅行团虽然在这几年比较少见了,但是慕名而来的自由行游客仍然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不少举家出游的上海市民将高校当做免费公园,搭个帐篷,带着孩子在学校的大草坪上嬉戏野营。

   延伸问题

   黑导盘踞浮动收费领游客进校

  对于高校,公共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是一种必然。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为例,每逢晴朗周末,不少市民开着私家车前来。在上大人工湖边的大草坪上,随处可见一家三口模样的游客晒着日光浴,安逸地享受着校园午后的时光。到了一年一度的菊花节,游人如织的校园更是化身高校植物园,其中既有赏花散心的周边居民,也有拿着专业器材专程赶来的摄影爱好者,比之市场上单纯的花展,让游客更多地感受到一丝青春与学术的氛围之美。

  然而,市民在校园内的过分随心所欲,也成为开放型高校管理中的一大困局。采访中,不少学生就向记者反映,草坪上垃圾的增量出现,以及游客霸占着校园长椅等行为,是自己对校园开放、游人随意入校最直观的感受。

  而对于固定时间开放的热门高校而言,其延伸出来的问题则更为严重。清华大学研二学生郭凯杰告诉记者,自从学校下达了“限客令”,校门口的黑导游市场便应运而生。“学校西门是游客扎堆的地方,我们常常会看到,三五成群的黑导游盘踞在本就不宽敞的西门外,只要眼见旅客模样的外地人,吆喝声就四起。”郭凯杰透露,这些黑导游声称,在非开放时间,没有学生证,门口保安是不会放行的,但是骑着电动车、自行车进校,则不会被拦下。当然,这种领进校的“福利”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善举。“他们常常是根据想来参观的人数多少来定价,淡季人少时10元、5元就能领一个人进去,人多时要价40元、50元一人的都有。”郭凯杰同时提到,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黑导游其实并不能完全称其为导游。“他们只负责领人入校,以及做出租自行车的生意,并不负责校内游览的讲解。

  按照清华大学管理规定,有证者才可直接进入,无证者则需要排队限流进入。但是,骑着电动自行车的人为何能来去自如?记者获悉,原来,由于清华校园内部构造类似于一座小城,教学区与居民社区混为一体,而居民社区这一块如今大多又是出租状态,社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多数依靠电动自行车出行,于是也给黑导游钻了空子。

   社会声音

   敞开校门离纯正校园游有多远?

  事实上,对于高校是否应当向游客完全开放,开放后如何应对蜂拥而至的人流,历来就有着不小的争议。此前,武汉大学樱花节采取门票收费制,就被质疑是借花敛财,而校方的回应则是,20元一张的门票,只是为了维持校园秩序。

  “预防山火,维护旅游秩序,保证校园整洁,都需耗费大量人力,包括学生志愿者、清洁工以及安保人员,这些都要产生费用。”武汉大学党政办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了维持秩序的费用,基础设施方面的花费同样不小。

  而在上海,记者获悉,目前,本市高校无一家实行收费制进校或是固定时间开放。华师大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学校规定,团体入校游览需要走审批流程,但对于个人入校行为,则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我们学校的门禁相对比较严,没有登记的外来车辆以及旅行社一般是不会放行的。”上海交大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虽然团体性的游览需要审批,但对于普通市民,入校查证的情况却不多。“相对而言,闵行校区比较偏远,自由行的游客都会选择徐汇校区,但对个人行为的监管毕竟比较困难。”同样,诸如同济樱花节、上大菊花展也都是免费向市民游人开放。

  然而,即便如此,市民对日渐常态化的高校游却仍不十分满意。在对市民的随机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市民提出,虽然大多数高校的校门都是向游客不限时开放的,但是核心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场馆都不对外开放,参观的仅仅是高校的风景区,并不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大学生活。这种处处设限的状态,恰恰将名校真实的校园氛围隔开了。“打个最简单的比方,高校第九大菜系这几年炒得很火,什么玉米炒葡萄、辣条炒饭,非常新奇,但市民想体验一次高校餐食,还真的挺难,因为很多高校食堂是不收现钞的。”市民张小姐无奈地摇摇头。

   专家看法

   研学旅游或可成为高校开放突破口

  在国外,很多大学没有围墙,学校融合在城市中间,与外界社区连成一体,游客参观十分自由,开放程度相当高。而在中国,由于国情与理念的不同,虽然大学也体现了“”的概念,集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但这些“大学城”往往偏离城中心,交通不便,与外界连接较少,中国离“没有围墙的大学”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与这种“围墙化”的高校现状相对应的是,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许多人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提升,“文化旅游”正越来越受追捧。正是在大学与社会互动的这种关系中,近年来呈现出一种两边不讨好的状态。

  对于部分高校靠收门票限制人流,上师大旅游学院副教授刘德艳认为,这一做法未免有些商业化。“从学校的角度,公共设施主要围绕教学设置,并不具备接待大量游客的条件,蜂拥而至的游客让学校不堪重负,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都能理解。但归根到底,高校毕竟有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刘德艳认为,比较妥当的做法是,在校门口发放免费参观证,根据发放数量来测算人流量,当校内参观者达到一定上限时,相应采取控制人流的措施。

  而对于市民所呼吁的高校教学场所完全开放,刘德艳副教授也认为,应当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这一问题。“从安全角度来看,一部分实验室不开放是底线。排除不安全因素,由于固定的教学安排,专门排出空余时间开放实验室等教学场所,也确实有难操作的地方。

  刘德艳提出的解决之道是:通过中小学“研学旅游”与大学对接的方式,向特定人群逐步开放。“研学旅游呼吁多年,时至今日发展情况却仍不理想,它与国外盛行的游学有所不同,更加侧重研究性学习。”在刘德艳看来,普通意义上的旅游在与高校教育资源相结合的过程中,“研学旅游”恰好可以成为高校游的一大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