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咖啡馆店员多来自河南艾滋家庭 竟坦然相告
上海市中心,南京西路上有家叫“Village 127”的咖啡馆, 面包师、咖啡师、厨师几乎全是来自艾滋病家庭的健康子女,客人竟也大多熟知背景。 店里醒目贴着一篇文章《最温暖的烘焙》,直截了当道明,店名取自河南村庄中最初受智行基金会资助的127名艾滋孤儿。
12月1日,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河南上蔡,小晴的父亲去世前第15天,她才第一次拿到父亲的HIV检测阳性报告。病床上的他,虚弱地睁开眼睛,正告女儿:“我没事,不要告诉你在上海的弟弟。”尽管,这个家庭心知肚明的“秘密”,实际上已存在10年。这位46岁的“顶梁柱”一直拒绝服用任何药物,因为他深知,一个“体面”农村家庭的名誉,会随着他病情的公布而荡然无存。
那一年,是2013年。短短数年,曾被艾滋病阴霾笼罩的上蔡文楼村,正逐渐恢复生机。如今,在村民因艾滋病离世的葬礼上,人们才偶尔提及一两句“这个病”,再无嫌恶语气。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日前发布报告, 世界范围内的艾滋病疫情已出现“拐点”, 新发感染率和死亡率都显著下降。截至今年6月,全球约182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获此“救命疗法”的患者人数较2010年约翻一番。
艾滋病从来就只是一种疾病,却往往以被污名化、被歧视的 “社会疾病” 面目出现。而改变正在发生。
小晴的弟弟小康,正是咖啡馆的店员。
如今,哪还有躲躲闪闪不能说的
父亲的检测结果,在这个家庭,曾是禁区。
2003年,文楼村的首次普查结果出来了:村里多达一半的家庭,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包括小晴姐弟俩的母亲。
姐弟俩很害怕,去找母亲求证,却连母亲也避讳:“小孩子家家,不要问这些。”只是,从那以后,父亲醉酒的次数增加了。
如今,在咖啡馆里与记者面对面,姐弟俩忆起往事的口吻很平静。
而小蕾的语气, 甚至是轻描淡写的。
她的母亲,今年51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特地给在上海读研究生的女儿打来电话,鼓励她接受采访。
小蕾说:“我妈是特别爱哭的人,以前就怕村里闲言碎语,别人一讲她就哭了。后来我高中同学知道了她的病,却还像以前那样来我家做客,她就特别开心,多做几个菜。”
当小蕾 细数离去的亲人时,依然语调平缓、表情平和——
年龄相仿的表姐19岁就因艾滋病去世;大伯也因艾滋病走了;小姑病逝那天是大年初一,不满30岁;大姑是上世纪90年代末离世,当时尚不知病因,现在猜测应是艾滋病……
1991年出生的小蕾,全无儿时吃不饱饭的记忆,只知道家里三四亩田,至今都种着玉米。她是家中老二,姐弟仨都记得,小时候田里收成不好,母亲曾向邻里借粮食;却不知道,正是那时,为了养活全家人,父母开始卖血。
2003年,母亲验出HIV检测阳性。
同一年的大年初一,仅隔了一条街的文楼村, 那个一度被当成“艾滋病村”代名词的村子,出现第一例因为卖血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