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海一起生长和呼吸

05.10.2021  23:04
2021 10/06 05:12 分享 返回

    每周都会路过武夷路一两次,路边有一幢小洋房,上面写着“武夷路托儿所”。每次,我总会静静地注视它,因为这是我曾经待过的托儿所。

    以我的出生地为原点,我的生活、工作半径不超过4公里,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此起彼伏出现在我日常的足迹中。但是有一天,当我经过武夷路托儿所的时候,心血来潮下车拍了几张照片。

    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当你以为它会一直在的时候,它突然消失了。这个时候你想起来,你没把它拍下来过。而它对你来说,其实很重要。

    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记录是我工作的日常。但记录到底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样的题材会被拍摄呢?

    那年,东台路古玩市场要拆了,这是个我去淘过几次宝贝的地方,是上海市井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标志。那时的我们正在拍百集微纪录片《上海100》。初秋的下午,我漫步东台路,走到自忠路交叉口,发现了一家做棕绷的摊头。这是我小时候的床,我爱在床上跳,每次被爸妈撞见都会挨骂。在某一天,棕绷床调成了时髦的席梦思,之后再也没有换回来。做棕绷的是两个70多岁的老汉,他们一边忙活,一边和我聊天,这个摊子在这个街口已经放了50多年,老兄弟两个人对角而坐,也搭档了50多年。棕绷摊看着稀奇,老外和年轻人总是驻足拍照,像我这样问个不停的年轻人也不少。摊子上时不时来些老邻居,其中一个和我讲:“你晓得吗,他们一辈子就只做4000个棕绷,三天1个,一个月做8个,一年96个,二十岁开始做,就是这么个数字了。

    白天在图书馆古籍修复室一丝不苟的姑娘,晚上码着她卖到脱销的科幻小说;有群年轻人专门为人打造另类婚礼,居然可以碰到一对想做朋克婚礼的小夫妻;一笔一画创立新字库的字体设计师,既在工作室画画、又在后院种菜……这些平凡而充满生机活力的人物,都被我记录了下来。

    1990年的上海,我还是个小学生,我并不知道,黄浦江对岸那一直没有踏上去过的“浦东”,正在发生着什么。度过了懵懂的少女时代,我才会意识到“浦东”正在深切地改变我的生活、我的未来、我的城市。2018年的春天,我做《浦东传奇》,回忆起二十多年的上海。坐在我对面的已经白发的“老开发”们,动情诉说他们的当年、他们的燃情和雄心。

    做《长江之恋》的时候,我见到了青草沙水库的顾玉亮,他的第一件事,是查看我们的工作证和记者证。友善客气但谨慎小心,上海人的特点在顾玉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一旦聊起和水有关的话题,他立即滔滔不绝,毕竟他与水打了38年的交道。这其中的15年,他都在验证一个大胆的设想:把长江入海口的好水,引入上海的寻常百姓家。而如今,这个设想已经变成了我每天喝的水。

    而这些敢于坚持梦想、改变我们生活的人,也都被我一一记录了下来。

    那作为一个电视人,我们到底要记录什么呢?

    是的,记录变化中的生活,用鲜活的,有意味、有质感的人物故事呈现上海的城市生命、精神与气质,提振城市形象、提炼城市魂魄。

    一天,我再次经过武夷路的时候,没有再见到托儿所那几个字。我下车查看,发现它已经升格为一家幼儿园。我的托儿所消失了。

    那一刻,我感受到时间滑过。旋即又很庆幸,我曾经拍过一张照片。

    记录上海,为了当下,也为了将来。

    伟大的时代总是值得大书特书、反复描绘,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有我这么幸运,可以促膝聆听那么多亲身经历、细微回忆。

    这或许就是纪录片的意义和价值,也是我永远坚持的方向。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