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地铁周末及节假日将延长运营时间 "夜市面"将做大
一到夜晚,寿宁路夜市就非常热闹。均本报记者邵剑平摄
夜上海,不夜城。晚上八九时,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城市依旧忙碌着;到了晚上十时,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关门打烊,消费者鱼贯而出,营业员朝着公交站、地铁站狂奔;晚上十一、二时,肇周路、寿宁路、昌里路、吴江路、虹梅路老外街等“夜市面”热闹的地方,餐馆、排档的生意火爆……
最近,本市发布这样一条消息:“今年4月1日起,1、2、7、8、9、10号线(不含2号线东延伸)逢常态周末(周五、周六)及节假日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延长运营60分钟。第二批延时也紧随其后。7月1日起,3、4、6、11、12、13号线,逢常态周末(周五、周六)及节假日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延长运营60分钟。到2018年底,上海中心城区地铁运营时间将过午夜零时……”
地铁运营时间延长后,晚上10时以后才下班的商场营业员,可以不用狂奔追赶地铁;节假日逛街购物的年轻人,也可以不再为争抢出租车使出浑身解数;看夜场演出的观众,更可以耐心等待最精彩的“返场演出”……“十三五”期间,上海已明确“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目标,作为吞吐量最大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在延长运营时间后,势必将刺激本市“夜间经济”的发展,为扩大内需、扩大消费再添一把火。
商场22时关门会否成为历史?
百货商厦、购物中心一旦相应延长营业时间,并不意味着所有楼面都有延长的必要,还需综合考虑增加的成本与收益之比。把人流转化为商流,还有很多文章要做。
地铁延长运营时间,人们首先会想到那些“铁定”晚上10时关门的百货商厦、购物中心会否延长营业时间?
目前,本市超市、大卖场、百货、购物中心、便利店、专业专卖6大实体业态中,超市、大卖场、百货受网购冲击,颓势没有彻底扭转,而被誉为“白天一朵花,晚上一盏灯”的便利业态却逆势增长,便利店一半的销售额正是产生于夜间。为此,大卖场业态的转型也开始瞄准“夜间经济”,家乐福斜土路店自去年11月起,把原来每天7时30分至22时的营业时间,调整为全天24小时,成为上海中心城区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大型超市。“没想到后半夜的销售远远超过预期,成本增加只有少量电费等,盈利部分相当可观。”
“第一八佰伴是上海地铁大发展的受益者。2号线的开通,让商厦的辐射力由浦东延伸到浦西,9号线的开通,又为商厦送来松江、闵行等地的消费者。为方便乘坐地铁的消费者,我们与快递公司合作,除平日会员和消费满一定金额的顾客可以享受免费快递服务外,在重大营销活动期间,顾客任意消费均可享受全国包邮。这样,绿色出行的顾客满载而归时大包小包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第一八佰伴办公室主任胡婷说。
当然,业内人士也指出,百货商厦、购物中心一旦相应延长营业时间,并不意味着所有楼面都有延长营业时间的必要,还需综合考虑成本的增加与收益之比。把人流转化为商流,还有很多文章要做。比如,针对夜间消费这块增量,要加大商业结构调整力度,开辟适合夜间消费的轻餐饮、风味小吃,开辟特色市集等。毕竟夜间消费有其自身特点,如以年轻客群为主,餐饮、娱乐、休闲的消费诉求大于购物消费诉求,冲动型消费特征明显等。目前,本市一些大型购物中心如环贸iapm、K11、七宝万科、大悦城等,通过商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主题鲜明的特色市集,有望成为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夜间消费趋旺这一商机的尝鲜者。
观众提前离场现象能否减少?
这一变化,让文化演出市场拍手叫好。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未来演出市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地铁延长运营时间,肯定会刺激这一块的发展。
为这一变化拍手叫好的不光是商业,文化演出市场也将受益于这宝贵的“1小时”。
“我晚上一般不太出门,但每到六七月份的电影节,我就非常挠头。每次看晚上8时45分那场电影,就担心散场时大批观众一起出来,叫不到车。去年我一个人晚上在淮海路上走了三刻钟才叫到车。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对我这样的影迷肯定是件好事。”资深报纸编辑许女士说。
一家演出经纪公司的负责人说:“上海观众如今素质越来越高,观演期间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但有一点,就是还没散场,甚至演员还在谢幕,就有不少观众急急忙忙离场。问缘由,原来是怕赶不上最后一班地铁。对于这些观众的苦衷,我完全理解,还会主动跟国外的演出团队解释。”
票务网站“西十区”创始人兼CEO李明伟说,现在有很多演唱会都是晚上10时后结束,有不少要到11时以后甚至更晚,很多观众因为乘不到地铁,又打不到车,要走很长的路去找公交车,或走出场馆范围去打车。去年,“西十区”特意为两场演唱会分别包了3辆和5辆大客车作为免费班车,每车45人,送观众回家,有一位没有报上名的观众后来跟他吐槽,“因为迟迟等不到车,回到家快凌晨1点了”。
“现在国内的演出市场越来越活跃,以我们网站为例,2016年的票务交易额比2015年增长近2倍,越来越多的明星来上海巡回演出。但相比国外,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目前演出市场的盘子还很小,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地铁延长运营时间,肯定会刺激这一块的发展。”
上海的餐饮夜市该怎么升级?
打造具有国际消费城市特征的夜市模式,推进满足各类消费需求的夜市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未来的上海夜市,势必成为展示海派文化的一个窗口。
上海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餐饮夜市,如肇周路、寿宁路、昌里路、吴江路、虹梅路老外街等。地铁运营时间延长后,“吃货们”可以很方便地夜间出入这些地方。
上海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认为,“夜市对于延长城市经济活动时间,满足不同层次的多元消费,拉动就业,带动创业,改善投资环境都有积极意义。夜市更是一个展示城市文化和活力的窗口,外来游客,通过夜市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比如,中国台湾各个城市都有夜市,成为游客必去的地方,台北‘士林夜市’可谓家喻户晓;北京的三里屯、后海,汽车酒吧、足球酒吧、电影酒吧、艺术家酒吧,一个酒吧就形成一个圈;还有南京秦淮河两岸林立的酒楼、茶楼、酒吧街;苏州金鸡湖和李公堤等……”
“同这些地方相比,上海夜市的发展显然不够。”他坦言,一是夜市总量还不足,这与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外省市来沪旅游人次1亿多,国际旅游人次800多万的国际大都市需求不相符。二是目前的夜市现状是中高端夜市多、无证摊点多,规范的平民夜市少。“晚间在大学周边、居民小区的无证摊贩很多,管理人员一下班他们就出来摆摊。食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
市商务委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打造具有国际消费城市特征的夜市模式,推进满足各类消费需求的夜市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如今地铁延长运营时间,正是加快建设与国际消费城市形象相符的夜市的一大契机。”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夜市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特色街模式,如老外街、吴江路美食街等;二是大型购物中心美食广场模式,如七宝万科美食广场等;三是大型餐饮集团转型升级做的特色美食集聚地,如味千拉面打造的京都食府。下一步,他们将尽快推出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夜市名单,同时罗列出阻碍“夜间经济”发展的问题,聚焦重点,突破瓶颈。
业内人士指出,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后,不光能为餐饮夜市提供更多客流,消费者活动的半径也得到进一步扩大,这将为现有“一条街”式餐饮夜市加快转型带来契机。目前上海的餐饮夜市大部分还是“一条街”的原始状态,尽管它们让上海的“夜市面”显得不那么寂寞冷清,但由于与居民区犬牙交错,沿线居民也为这些餐饮夜市的“繁荣”付出了代价。为此,沪上已有企业在闻悉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后,正在轨道沿线的换乘点积极物色一些旧厂房或经营业绩不理想的园区,专门划出夜市经营区,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拟成立第三方管理公司负责日常统一管理,并开辟“国别小吃专区”“中华老字号专区”“全国各地风味专区”以及商旅文结合的“展示表演区”等,既让这些夜排档的经营更加有序、卫生,也做到不扰民。“这有点像欧洲的圣诞集市,不少摊点甚至还可以进行离境退税。将来它不光能满足人们的口福,也势必成为向中外游客展示海派文化的一个窗口。”
新闻延伸
夜晚灯光亮度与GDP成正比
美国布朗大学教授戴维·威尔研究指出,一个地区夜晚的灯光亮度和它的GDP成正比。
从现实来看,在国内外“夜间经济”相对成熟的城市,夜间消费占据商家业绩很大的比重。伦敦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4年伦敦“夜间经济”总量已达260亿英镑,预计到2030年将达300亿英镑;法国巴黎以法律规定临街的商家要在关门后保留其橱窗灯光;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推出新政策,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鼓励百货公司、博物馆、咖啡店和艺术馆延长营业时间。据统计,我国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夜间经济”已占全天服务业营业额的50%,百货商厦发生在18时以后的营业收入,占到全天销售额的40%到80%。国家商务部一份调查显示,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重庆三分之二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的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
交通对流通的正向作用,让国际上的其他大城市也在考虑延长地铁运营时间,拉动“夜间经济”。前年8月,伦敦启动5条主要地铁线路周末通宵运行的计划。为配合夜间地铁运营,夜间巴士服务也有所改善,有8条地铁沿线的巴士路线延长到24小时。据伦敦政府预计,这些夜间地铁能带来近2000个长期就业岗位,其中500个直接由地铁服务产生,以及每年3.6亿英镑的经济利益。与5条地铁线路周末通宵运行计划相对应的是,英国还放松了其在2005年制定的酒精许可法,夜间地铁开通后,酒吧、俱乐部、餐馆和商店将会延长开门时间或错开关门时间,24小时营业的酒吧将增多。
他山之石
发展“夜间经济”各地在行动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非常重视“夜间经济”。如宁波市政府充满诗意地称“夜间经济”为“月光经济”,下发《关于发展月光经济的指导意见》,把“月光经济”列入宁波市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市特色夜市街区达25个左右,新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以上。到2020年,全市夜市特色街区达50个以上,新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亿元以上。”市财政甚至还为“月光经济”发展安排专项资金,鼓励餐饮、超市、娱乐等行业多推精品夜市活动,鼓励商铺夜晚延时经营,根据延时服务时间长短等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补贴。
兰州市已颁布《关于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到2018年,全市建成市级特色型夜市街区4条、创业型夜市街区4条,到2020年,全市建成市级特色型夜市街区8条,创业型夜市街区10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亿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夜市品牌。
陕西省宝鸡市制定《发展市区夜间经济的实施方案》,围绕吃、购、娱乐、文化等消费要素,力争用5年时间三个阶段推进“八个夜间经济示范点”建设。为方便市民夜间消费出行,《方案》还指出将通过实施区域亮化美化工程,从临时停车位的设置、停车场的收费优惠、公交运营时间及商贸流通企业营业时间的延长等方面建立保障措施,做好夜间治安防范和经营管理。
重庆市也计划到2017年,建成市级夜市街区50条,创造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新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3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