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财经研究所吴胜男博士当选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

13.05.2021  18:18

根据《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2020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的通知>》的工作要求,经学生申请、学院初审、学校评审和上海市评定,并在“上海发布”微信平台公示,我校财经研究所吴胜男博士当选2020年度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学校坚持以生为本,推进榜样教育,以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为突破口,营造了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校风,培养学生追求卓越品质。2021年5月,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组织开展 “2020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遴选产生10名大学生年度人物、10名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其中,我校财经研究所吴胜男博士当选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财经研究所吴胜男博士先进事迹:

90后女博士——行走在区域发展国家战略一线

从一个人的丈量到一群人的行走,从一个国家战略到一系列区域发展国家战略”。三年来,这位90后女博士奔走于国家战略的前沿一线,将学术研究写在祖国大地上。

走出校园,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基础,调研足迹遍布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黄河流域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所在地的36座城市,参与近十项地方政府发展规划。

她资政建言,结合调研经历撰写内参专报数十篇,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重要依据,获得国家领导人和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四川省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她心系乡村,创新性地开展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宣讲团进示范区”活动,组织同学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向村民普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她凝聚团队,带领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被解放日报、中国青年网、“青春上海”、“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等媒体平台报道,多此被“学习强国”转载,并获评上海市知行杯一等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学术志业,积极资政建言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她孜孜不倦投身于专业学习,对于时事热点能够学习研究并形成独特见解,积极为社会建设建言献策。2020年,新冠疫情对国际国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她积极参与形势研究,撰写内参专报数十篇。其中结合调研经历、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核心精神、阐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路径的内参获得国家领导肯定性批示。她还多次跟随导师参加江苏、浙江等地省委常委以上主要领导座谈会,为地方发展积极谋划、献计献策,获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四川省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5篇。在她看来,服务国家战略,是青年人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她深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的探索来之不易,面对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青年人要常怀家国之情、常思兴国之道。

她以学术为志业,为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超过30场,连续三年参与国际暑期课程学习,接触世界前沿的科研成果,收获颇丰。截至目前,已在《财政研究》(权威B级)等期刊累计发表CSSCI论文7篇,工作论文进入《经济研究》(权威A级)、《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SCI一区)外审阶段。另有多篇工作论文在2019年全面开放新格局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2020年“第二届中国区域经济学者论坛”、2020年“中国现代化新征程暨纪念费孝通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会议上进行汇报交流,并获得第十五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年中国“区域科学与城市经济前沿”暨“自贸区经济”青年学者及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

她笔耕不辍,先后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长三角城群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她还主持了2019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智库育人系列课题、2020年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此外,她积极参与《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变革》、《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18)》、《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0——全球化战略空间构建及发展态势》、《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力》、《中国城市群系列丛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等著作的编纂工作。她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夯实着自身的学术素养,享受着做学术的快乐。

丰富的学术成果必然离不开坚实的专业理论支撑。在本科、硕士、博士学习期间,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综合素质名列班级前茅,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人民综合奖学金、学习优秀特等奖、卓越创新一等奖、社会工作专项奖等荣誉,并被评为校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获得各类荣誉称号和奖项共28项。

脚步丈量,理论融于实践

在她看来,如何行之有效、有的放矢地结合国家战略实现区域发展,不仅是各地政府深刻关切的实践问题,也是高校学生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带着理论知识,她多次走出校园、投身地方建设,立志将理论知识内化于思、外化于行,用自己所学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服务区域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三年以来,她的调研足迹遍布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所在地的36座城市,参与上海、江苏南通、浙江嘉兴、安徽安庆、四川成都、河南郑州、山西运城等近十项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积极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求思路、谋方法、想对策。

她紧密结合自身研究工作,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起点,在“了解社会、心系社会、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2020年1月和11月,她两次组织同学前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朱家角镇张马村和金泽镇莲湖村,创新性地开展了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宣讲团进示范区”活动。她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向他们普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相关知识。她心系民生、盼解民忧,积极了解老百姓在农村医保、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问题上的真实需求,并在内参专报中献计献策。博士生深入田间地头的演讲,不仅获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也“从一个人的丈量到一群人的行走”,给同学们树立了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的好榜样,彰显了示范效应。

她凝结团队力量,积极带领团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疫情期间,她带领团队成员采取“线上问卷调研”、“云访谈”等的创新方式开展调研工作。她主持的“内循环经济正当时——江浙沪皖41市开放合作现状与路径探析”社会实践项目,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揭示长三角开放合作现实状况,获评2020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一等奖。2019年她主要参加的社会实践,也获评2019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十大示范项目。      

2020年8月26日,《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村里来了一群博士生》,记录了她与同学们一起参与田野调查的心得体会,全文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此外,她带领团队进行的系列实践活动还上榜2020年《青春上海》社会实践榜单,并在中国青年网、“青春上海”、“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等微信公众号平台予以报道,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行迹万里的调研,让她得以真实、全面地感知和了解祖国的壮美山河,各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调研途中,先辈们探寻革命道路时筚路蓝缕、艰辛奋斗的情景也常常浮现于她的脑海,更加坚定了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和信念。

青春筑梦,传承坚守初心

行走于都市与古镇,接续于田野和村庄,她时刻不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她心怀广大农村地区、关心农民生活,本科期间就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重点项目。博士期间,怀揣着对广袤农村发展的忧思,她积极参与2019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调研过程中,她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承担起团队组织协调的工作,带领同学们顺利完成了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定点调研。在这一周的时间里,他们走访了10个村民小组、240户农户,积累了宝贵的调研数据和一手资料。返校后,她成功申报2020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博士生研究项目,以期用自己的研究为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她在调研过程中拍摄制作的视频实录也成为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宣传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热血奉献,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举行的“我与书记面对面”、“田野调查思政课”等系列党政活动,为学校创新“智库党建”新模式、打造智库育人特色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志愿参与组织三届全国镇长论坛、2019年长三角国际论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分论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端论坛等各类论坛与学术研讨会十余场。她在上述活动中撰写的多篇推文在“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并多次被“学习强国”转载。

2020年,她和导师共同带领全校30名本科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习研究和社会调查经验与同学分享,在同学遇到困难时,她耐心疏导劝慰,帮助同学共同进步。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强化了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也感受到了90后向00后传递着的责任与担当,当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情怀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

穷山距海,不以为限也。她始终坚信,当青年有了使命感,国家才会有更加明媚的未来。

  (供稿:何志强 供图:吴胜男    编审:任斌 收稿日期:2021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