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黎博士应邀来到社会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主题为“理解当代印度的一些线索”讲座。曹锦清教授、何雪松教授、黄玉琴副教授等多位老师以及研究生参加讲座。
吴晓黎主要从历史传统中国家政治权力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的流动、乡村社会以及民主等四个方面对印度做了一个全面深入的分析。
吴晓黎首先谈到,印度的宗教群体和村落是社会秩序合法性之源,宗教权威在国家权威之外,政治权威的确立需要宗教力量的支持。其次,种姓群体和其阶序的普遍存在使得印度社会结构相对固化。印度独立之后的政治民主运动所带来的平等意识形态对原来的社会结构有很大冲击,中产阶级的教育和职业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序体系,这使得当代印度的种姓结构向一个“族群化”的方向发展。随后,她追朔了印度乡村社会的简史,指出在前殖民时代,印度的乡村社会基本是一个“无竞争的乡村共同体”,保障了人们基本生存权力,而且复杂的土地关系、多层次的土地权力构成的非二元化格局使得人民相互依赖,从而消除了竞争,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前殖民时期印度很少有农民起义”这一问题。
针对讨论主题,曹锦清、何雪松等也针对殖民时期对土地私有产权概念的引入、印度殖民时期的“三农问题”,比如负债、土地集中问题等进行热烈的讨论。双方相互的探讨使得与会者对当前印度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