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尔愉:天山新村里的微笑
吴尔愉,1963年出生于上海。上海航空公司特聘服务专家,全国劳动模范。
很多年后,当吴尔愉以优质的服务成为空乘中的佼佼者时,总有人问她:为什么你总能“眼里有活”?为什么你总能察觉乘客的需求?
她说要学会观察。但也许追根溯源,她是在天山三村的邻里之间学会了生活。
童年的居住面积或许不如现在大,但童年的游戏空间未必没有如今敞亮。
对吴尔愉来说,在天山三村,记忆里的邻居们,几乎从不关门。所以楼道不仅仅是一条楼道,也是可以连通各个房间的小广场。房间也不是彼此隔绝的房间,邻居们都是互相串门的朋友。
因为父母是双职工,放学后,吴尔愉常常一个人脖子里挂一把钥匙回家。但她小小的身影几乎不会落单,那些热情的邻居一看见吴尔愉就会邀请她一起回家吃饭。
捧着一个饭碗,从一楼吃到四楼,爱笑的她吃着百家饭长大了。在和“百家”交往的过程中,她学会了观察大家的生活方式,了解对方的举止、语言。
很多年后,当她以优质的服务成为空乘中的佼佼者时,总有人问她:为什么你总能“眼里有活”?为什么你总能察觉乘客的需求?她说要学会观察。但也许追根溯源,她是在邻里中学会了生活。
天山新村的落成
出生后,吴尔愉原本住在江苏路的房子里。邻居和她的父母一样,多为第七纺织机械厂的职工及其家属。吴尔愉6岁时,全家被安排去天山三村居住。
这是一片四层楼的公房。一层住四户人家,每两户合用厨卫设施。新的楼房和新的小区,带来和原先生活不一样的居住空间和视野。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所有的新邻居都是老邻居,他们也一起搬来了。
1951年,市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在普陀区建曹杨新村的基础上,决定于1952年再解决2万户工人住房困难问题。统一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并制定住宅标准,在杨浦、长宁等5个区共建2000个单元,每单元10户,共2万户(统称“二万户”工房)。同年8月,全市9个基地同时开工。长宁区选址于原新泾区,首建“二万户”工房57幢,共100个单元,由华东建筑工业部设计,市工房工程处承建,这就是天山新村,即后来的天山一村。
属于二万户的天山一村位于天山路南。单体设计为5开间、2层带披立帖式砖木结构,2楼为木质地板,厨房5户合用,卫生间10户合用,均设楼下。每单元建筑面积275平方米,居住面积173.4平方米,分大户4户、小户6户。坐北朝南,屋距宽敞,辟有绿地。1954年,续建二村,主要分配给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而后续建造的天山三村不属于“二万户”,位于玉屏南路北,沿遵义路两侧,路西曾称“老三村”,路东为“新三村”,统称三村。天山三村共有多层住宅33幢。(《长宁区志》)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天山新村原址人烟稀少。村落有许家屯、高家巷、张家浜、英瑞庙村等,居民仅200余户,多数由外乡迁入,搭建草棚陋舍定居,开荒种田。
随着1952年到1957年新村陆续开建,这里的农田被征用,沟浜被填平,天山路被拓宽,同时翻修古北路、仙霞路等8条道路。一些原本纵横交叉的烂泥路、弹硌路改筑成混凝土路、沥青路。1958年到1964年,周边再建上剂新村、古北一村等。到1992年底,这一区域内各类工房总建筑面积48.34万平方米。新建住宅房前屋后辟建绿化景地、街心花园,绿化总面积9.07万平方米。新楼的建成和人们的迁入,改变了这里的风貌和文化。
远亲不如近邻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是,天山新村从建成伊始,就被视作工人生活的模范样本。
1971年起,天山街道被定为对外开放单位,组成一支20余人的专兼职接待队伍。1976年,建外宾接待室,接待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率领的访问团一行。1986年起,试行外宾自由走访和做1天天山居民的接待形式。1971年—1992年,街道共接待英、美、法、日等13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旅游者6057批,9.8万人次。
在对外交流还不频繁的当时,这些外宾的来访,让天山新村的居民习惯了“开眼界”“见世面”。这份待客的自信和从容,是否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居住其中的小朋友们呢?
因为哥哥常年与祖父母另住,在天山三村的小房间里,吴尔愉成为父母膝前唯一的孩子。这幢居民楼与天山三村其余房子不同,楼内所有居民均为吴尔愉父母的同事。母亲刀子嘴豆腐心,特别体贴别人。有时,父母的邻居、朋友或者同事来访,吴尔愉自然而然就承担起照顾客人的责任。从为客人引座,到为客人端茶送水,又或者在留饭时为客人添饭夹菜,小女孩都做得一板一眼、自然妥帖。
上世纪70年代,城市并没有太多游乐场所提供给孩子们。除了去周边的天山公园、天山电影院玩,同龄人在一起玩耍的方式,就是去对方家里。有时,小姐妹到吴尔愉家里编织毛线,吴尔愉跟着看、跟着上手,慢慢也就学会了。小伙伴们在她面前钩花、做女红,大家一起干活、一起聊天。这种温情脉脉的交流方式,让吴尔愉学会了倾听、分析和化解对方的负面情绪,也学会了庆祝、分享对方的快乐和成就。
当时,为了备战,天山新村里所有的居民要一起响应号召深挖洞、做砖头。吴尔愉也和邻里大人们一起出门捏泥、做砖、搬运。照料不了家里的时候,也不用担心。因为有任何外人进出这个楼道,都会有邻居彼此守望。
另一份教会吴尔愉体贴他人的经历,来自于她就读的市三女中。这所蜚声海内外的百年名校,前身是玛利亚女中和中西女中,拥有宋氏姐妹、张爱玲等知名校友。1976年吴尔愉入校时,许多在职老师都出身优渥家庭。她们的言谈举止和待人接物的方式,为吴尔愉打开了另一扇窗。
亲情永不散
时光如梭,天山一村的房屋开始变得老旧。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有报社记者去寻访,看到“到处是私自搭出的阁楼、违建,绿化地里满是垃圾,还跑着鸡鸭。‘二万户’有了都市村庄的味道”。1985年起,曹杨新村的“二万户”住宅逐步被拆除改造。1993年,天山一村“二万户”旧里改建,原址建成4幢高层住宅。2016年夏天,随着杨浦区长白一村居民搬迁,昔日的“二万户”逐渐进入上海的城市记忆。
不属于“二万户”的天山三村的楼房还在,但吴尔愉一家和其他邻居都渐渐搬走了。虽然亲密无间的居住状态改变了,但邻里关系到现在还很好,至今大家还在手机微信的老邻居群里分享彼此的生活和见闻。
书本固然能教会人一些知识,但人与人的交往能带来更多信息。深谙此道的吴尔愉后来在时代的变化和工作环境的改变中成为全国有名的空嫂,也将从小在邻里交往时学会的观察力和换位思考能力带上了蓝天。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