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职场启示录----我的律师之路”暨铭律讲坛第一期活动成功举办

09.11.2015  11:28

2015年10月28日晚,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团学联主办的“铭律讲坛第一期---职场启示录”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智华楼101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到复旦大学五位校友们担任主讲人,他们分别是泰瑞洋律师事务所主任及合伙人杨伟东律师、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赟律师、原瑛明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现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纽约主板上市公司)全球副总裁兼法务总监唐逢源律师、汉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夏海波律师和原嘉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现复旦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生裴长利律师。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15级法律硕士辅导员韩康老师作为嘉宾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15级法硕新生张可薇主持。

首先,韩康老师做了开场致辞,他简单地介绍了本次讲座的活动背景,对铭律讲坛这个能为法学院学子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提供指引的平台表示了感谢,并对到场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随后,杨伟东律师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心中的律师概念并介绍了如今上海律师行业的大致状况,对于招聘要求他提到了详细的几点:要是一个具有律师思维的法律人;要有悲悯之心;要有迅速抓取信息和总结信息的能力;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最后他也向同学们提出了学习建议,即要有交叉的学习领域,寻找交叉的学习兴趣,以及关注新行业新机会,寻找突破口。

罗赟律师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起,详细讲述了作为一名律师的生活工作状况,从而向大家抛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你到底要不要做律师。这一话题既给一头热的新生们泼了一盆冷水,却又更好地引导了他们在未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唐逢源律师一开始就为大家如何寻找第一份工作提出了建议:要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打造一份好的简历,并对律师和法务做了比较。他详细地介绍了在国企、外企还有民营企业做法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他还教大家在选择律所时应当关注以下几点内容:薪资福利待遇、律所知名度、合伙人的年龄结构以及下属的忠诚度等。

夏海波律师作为全场唯一的女律师首先就向大家传递了“律师不分性别”的观念。她说作为一名女律师,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平衡工作与家庭的问题,要做时间的管理者,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然后她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成长之路:第一年至第二年是工作初期,充满好奇,处于亢奋期,对工作充满了热爱;第三年至第五年是煎熬期,工作强度大,案源缺少,也面临着婚育问题;第五年至第八年,是顺利期,事业家庭都变得顺畅;第九年至第十年,进入瓶颈期,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

裴长利律师在分享之前再一次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今天到场的嘉宾的身份和成就,然后就如何修炼自己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专业,律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第二要积累人品,要充分掌握周围可获得的人缘的良好关系;第三要懂得回报,回报所有帮助过你的人。

个人分享结束后,活动进入了提问环节。五位律师们对同学们的提问都给予了细致而认真的解答,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活动结束后,仍有许多同学围在各位律师的身旁请教问题。“职场启示录:我的律师之路”作为铭律讲坛的第一期讲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在职业选择上有着很多困惑的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指引并为之后的铭律讲坛系列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