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网]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留学美国,并长期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学者,对中共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有关环境和生态的决策,我感受很深。
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专门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把建设美丽中国与中国梦构想结合了起来,他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在聆听政策报告和政治家讲演时,通常主要关注宏观战略和政策的内容和具体措施,往往不太重视这些政策的话语和形式所传达的信息。多年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国际传播的经验体会,让我对话语表达更为敏感。
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成自己真正的特色是延安时代。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一文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通过“民族形式”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通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话语形式来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意义和最终目标,这就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在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媒体围绕“生态文明”做了大量宣传与总结。在新华社的综述里,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神州大地铺展。一场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已经开启征程。这幅图景包括:2015年,西起大兴安岭、东到长白山脉、北至小兴安岭,绵延数千公里的原始大森林里,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的伐木声戛然而止;曾经的“死亡之海”库布奇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如今已经变成植被覆盖率超过50%的“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到2020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补偿将实现全覆盖。
在大量宣传报道中,自然环境的保护、改造等成为重中之重。当然,这些报道都很切题。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纲领,正是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强调要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但把宣传的范畴全部集中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造上,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文明首先是人类文明,生态首先是文明社会的人类生存状态。或许我们应该把眼界更拓宽一些,把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作为生态文明的更高目标,从单纯关注自然环境,提升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习近平主席2017年1月20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做了主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这篇演讲就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描绘出一幅璀璨的蓝图。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体现的是对人类文明的尊崇,是对历史传承的尊崇。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更把美丽中国和中国梦与人类文明融汇为一体。
在我看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中国梦,都应该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样一个宏大的中国方案中来理解和传播。
这里,我谨从对外传播和城市历史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简要提出一些看法。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对外或国际传播,实际上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更重要的是讲好人类共同生存的美丽地球的人类故事。因此,我们不仅要用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来讲,而且要更上一层楼,让我们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话语,成为全世界老百姓喜闻乐见、真诚拥戴、由衷赞美的全人类的话语。
在全世界各地频繁旅行,是我工作的重要部分。最近在环球飞行的各大国际航班上,我都注意到一部叫《美丽中国》的纪录片在热播。这部纪录片由英国BBC和中国中视传媒合拍,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全片拍摄中国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展现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与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类似电视片不同,《美丽中国》把人文与自然有机融合,人类的故事和自然的故事相辅相成。
这部纪录片的英文名字不按中文原文译为Beautiful China,而称为Wild China。野性的中国?荒野的中国?缺少对英语文化深厚了解的人会大皱眉头。Wild一词在英文中的意思包括了旷野、野性,用在这部记录片里却非常贴切并富有诗意。在英语世界里,wild往往引发人们有关人类与自然、生命与历史的丰富联想,与这部纪录片美奂美伦的大自然、人类与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相互辉映。
“生态文明建设”这样中国特色鲜明的政治词汇,在向世界传播表达的时候也大有讲究。十八大报告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提法的官方英译文是“Making Great Efforts to Promote Ecological Progress”,英文意思是“用很大努力提升生态的进步”,避免了直译为“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后者这种中式英文只能让英文读者无法理解其意。
“生态文明”这一提法本身带有很强烈的中国特色,与生命、命运等词的含义息息相关,因此可以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梦”等在中文语境中相互辉映。“生态”的英文ecology,1866年由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首次使用。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生态(学)演变为囊括生物、环境、医疗卫生和政治、经济、社会学众多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并成为当今全球化时代全球治理的首要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内容涵盖很广,“文明”一词的内涵与外延远非单纯的自然环境保护与改善所能涵盖。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应该是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要义(当然,对外传播与对内传播今天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同一领域,在本文不另展开)。
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城市面貌的改变是最引人瞩目的。城市是历史与文明最集中的空间。我们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不特别关注城市的生态文明,尤其是城市作为人类集中居住和历史传承空间这两大特点。都市生态文明是一篇大文章,其指导纲领就是“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这里,和平也可以泛指人类的美好愿望和生活状态。总之,就是要让城市里的人生活在文明和历史传承中。具体说来,文明和历史不仅仅是博物馆和高楼大厦、大型商场,还包括让人们真正生活在历史中,被文明、被历史传承环绕,每一个街道、每一座房屋,都应做到让百姓们能够“诗意地栖居”。这是城市生态文明的起点,也是目前中国最需要的新思维之一。
2013年,我曾经与南京市政府合作,邀请了来自欧美顶级的媒体主编和记者到南京进行为期一周的“让世界了解南京”深度交流。德国的全国性日报《法兰克福汇报》首席记者后来发表了一整版的深度报道,题为“拆迁机器与新建大厦:一座憧憬未来却又抛弃过去的中国都市”,对南京城市建设的速度、高楼林立的景观大为赞叹,同时也委婉提醒建设者们不要急匆匆把历史建筑全部拆除。时任南京领导颇不以为然。我给我南京家乡的父母官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与都市文明的故事,这也算是最早的“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探索。
2014年,我率领南京媒体人去欧洲回访。德国首都柏林当时遍布建筑工地,市中心勃兰登堡门附近的一幢大楼正在拆建。这幢十几层的高楼临街墙面被完整保留了下来,在历经百年沧桑的墙面之后,正在重建一幢全新的楼房。见证此事的南京同事深感惊讶,因为南京市中心新街口附近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在近年来大拆大建的浪潮中,早已荡然无存,没有人会想到要费如此力气和代价来保留临街的墙面。
我早就经过类似的震撼了。十几年前,我到曾经属于东德的著名城市德累斯顿访问,去了有六百多年的古萨克逊王国皇宫,对完美保护的古建筑群十分赞叹。但皇宫门口树立的一面铜牌让我深深震撼。上面用德、俄、英、法文篆刻的铭牌,首先感谢英勇的苏联红军把德累斯顿从法西斯铁蹄下解放出来,接着感谢苏联红军和德累斯顿人民在战后最艰苦的重建时刻,一块石头一块砖墙,在完全被炸平的废墟中,奇迹般重建了一座与六百年前一模一样的古皇宫。其实,这种对历史、对文明传承的尊敬,在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的城市、乡村都能感受到。在那里,可以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生活在真正的历史之中。
从2009年开始,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办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创新研究基地,与上海市政府合作,致力于有关中国国际形象、世界大都市尤其是上海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及相关指标体系的编制。近十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实地调研,多个建言被上海城市建设和规划部门采纳。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百年历史传承与积淀,展现了中西结合、融入世界的现代中国风貌和气魄。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上海的历史文化积淀得到了较好的保留,这是上海最受世界瞩目的特征之一。我们的研究也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先期的工作。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关注自然、农村、草原、森林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文明最集中、最重要的城市生态文明。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共赢共享的核心目标。
来源:澎湃新闻网 2017.09.28
原文: 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