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 90后高校学子为何争开微信公号

23.12.2015  15:59

  在新媒体时代下,微信公号“加关注”、“求分享”连同着黑白二维码,与我们的“指尖生活”捆绑了起来。迎头追赶风潮的90后高校学子也不例外,不满足于光使用,如今他们更是争相做起了原创的微信公号。近日,数十位拥有微信公号的大学生与青年报记者畅谈背后的苦与乐。

   动机1

   做自己喜欢的事,靠兴趣推动分享

  “只有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你才能找到你自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大三学生唐雪丹今年3月起,做了一件喜欢的事——开办微信公号“间隔青年”(gapper30)记录30位青年人的故事。在高三时曾有过辍学“间隔年”想法的小唐,一直对那些勇敢选择间隔的“行动派”非常感兴趣。最后,喜欢看《人物》杂志、无聊时写写文章的她做了一个 “跳起来可以摸到的目标”:用一年的时间采访30位间隔青年,去挖掘和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冒险、故事和收获。

  2015年4月29日,第一篇对1996年出生的乐队主唱、青年创业者陈思扬的访谈,开启了间隔青年的记录轨道。一周一更新,小唐将自己在学校的社团活动、国外交流时遇到的经历各异的有趣间隔青年,图文并茂地呈现在了微信公众号中。他们中,或选择休学到国外做公益,或因疾病缠身,最终选择通过旅游寻找方向,或辞掉光鲜的工作,到国外读书奋斗。

  “每个人经历不同,但他们都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小唐说,世上选择间隔的青年很多,她要做的是精选出让青年读者有所思考,有所触动的典型故事。

  就在本月,采访30位青年人物的目标完成了。她的微信号也从默默无闻,到吸引万名粉丝关注。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家北京出版社想将原创故事出版成书的邀约。本月初,她独自一人踏上了赴京的火车,与出版社谈印刷的事宜。“不管能印刷出多少册,我希望这本书的存在,可以吸引到喜欢写文章、喜欢间隔的青年人,激励他们在青春时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小唐坚定地说道。

  无独有偶,《暑期交流如何轻松搞定机票》、《国庆假期去哪里可以避开人潮》……在复旦大学2013 级国际政治系张成独立运作的“旅行张指导”公号里,则充满了“满满旅游干货”。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一张中铁银通卡,沿着火车一路在中国不同的地方玩下去。”曾去过50多个城市的张成从去年9月起,开了这个公号。海外旅游出事要如何救助?12306回家购票如何实名认证?这位“旅行张指导”一一解答。“并不考虑受众是否少,虽然如今分享旅游攻略的账号很多,但信息不可能百分百相同,我会比别人提供的信息多一点点,或者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便是有价值的。”小张坦言,个人的旅游经验有限,希望以后可以更多地汇集一些身边朋友的旅游攻略。

   动机2

   开拓粉丝经济,为创业求职路“加分

  开浏览器,默认弹出微信公众账号的编辑网页。流畅地输入文字,调整版面,预发送,检查排版,确定,发送……看着自己一手经营出的微信推送图文并茂地“”在手机上,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90后韩旭在复旦大学读大四时,开了“吃啥”微信公众号,将自己在杨浦大学路“吃的心得”配以鲜亮的照片,推送到朋友圈。学数学的他善于研究后台与编程,新闻系的女朋友则帮他将文字“绚烂生花”。逐渐,韩旭新增了“吃啥问我”等互动环节,走在路上不知道吃什么的学生用微信发一个定位,便会得到贴心的美食指南。

  精致的原创推送内容与独特的微信服务,韩旭在大四下学期便以“吃啥”为项目,获得了百万风投,如今仍在读书的他在大学路创业园区开了自己的公司,并与数学系同学一道,将微信公众号做成了一款手机软件,满足更多市民的吃啥需求。

  “应届生独立运作微信订阅号体现了他们注重细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文化传媒招聘会上,某报社从事招聘的曹先生表示,在简历中若有“运营微信号”的经历,必然会吸引他的目光。“粉丝数量和文章质量都直接证明招聘者的综合能力。

  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所有运营微信号的学生均表示:“在简历中会提及自己运营微信号的经历。”今年6月毕业的朱同学如今在广告公司任职,她表示:“实习时就注意到公司人事关注学生的实际推广能力。”小朱为了“面试加分”,大四时她便加入了“校友平台”微信公众号运营。虽然只写了两篇文章,但在简历上她依旧光荣地介绍了自己的“自媒体”经历。

   动机3

   参与学生社团工作的必备“神器

  “除了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为了宣传和增加班级凝聚力,绝大多数班级都会搞微信公共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大二学生郁雯向青年报记者介绍道。“90后”学生如今已少用QQ、人人等软件,并被微信取而代之。近年来学生社团、学校学生会都做起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推送活动预告。如今的社团招新时,新增了“新媒体运营”的岗位,招收学生运营微信订阅号。

  班级订阅号都发什么?青年报记者随机关注了复旦中文系2014级的微信号“旦旦14中文”。打开后发现,除了班级活动动态外,每到班级同学的生日,微信的负责人都会发一个链接温馨表达祝福,或是曾经多人傻傻的自拍,抑或是Maka制作的动态网页。收到生日祝福的朱同学表示:“纸张或礼物会丢失,可这份网页,目前看下来,却可用电子的形式存在。

  喜欢写作分享的郁雯是学校社团和班级微信号的运营者。今年她办起了自己的微信号——耳食之言。对小郁而言,微信订阅号是一个她将闲时思想传播出去的载体。《这篇文章和校庆并没有什么关系》、《快递小哥之死》等文章,在当时一度引起学生转发和讨论。“自媒体自主发挥的空间、操作的可能性更大。”郁雯发表在微信上的文章吸引了242名同学的关注,也让她更有信心。

   动机4

   为求课程拿高分“被迫”开公号

  “做微信订阅号很‘心累’。”上海大学新闻系本科在读的一位同学坦言,文科课程总是要小组做出研究成果,以前大一时多是发发问卷,如今大家为博得高分数,纷纷制作“微信号”。据她介绍,学期间,几乎每周都会收到同学“求关注团队订阅号”的请求。小组被关注的粉丝量在某一方面决定着成绩。

  据青年报记者了解,近年来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纷纷加设“新媒体运营”课程。学生反映,多为实践课,需要自己或团队联手做出新媒体宣传项目。“网页制作操作难度大、人人几乎没有学生用,现在主要都是做微信号。”新闻系大三的高同学介绍,她自己就关注了五六个同学因完成选修课而制作的微信号,内容涵盖音乐欣赏、体育讯息和英语学习。

  不仅传媒类实践课程“软要求”制作微信公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等大学公共必修课程也“被融入”了微信制作。据上海海事大学贺同学介绍,公共课如今“变了”,上课的同学一个学期需要完成一次社会实践课题。据她观察,身边做微信公众号的同学往往期末“拿分很高”。她也在高分的吸引下,将“制作微信订阅号发布研究成果”写入了课程作业里。“老师觉得我想法不错,上学期给了我91分。

   [微数字]

   复旦至少有378个公号在“发声

  复旦学生一周内转发最热的是什么文章?一篇榜单告诉你复旦学子关心什么。复旦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关注到了校园学生做微信公号一事,在今年4月推出了“青年数据|复旦大学校园微信指数、热文排行榜”。截至发稿前每周共统计378个复旦人运营的微信公号,至今已推出了34期。

  复旦大学青年研究中心根据公共号每周发布文章的阅读数、点赞数,按8:2的比例,以总阅读、平均阅读各占的权重制定了WCI指数。以此指标“数据化”地对全校订阅号进行前20的排名。在每周推送的微信“榜单”中,平台编辑还会以诙谐幽默的文字简要介绍一周内“何为黑马”,“何讯息收到复旦人关注”。

  上周,申请到“全球最难奖学金”的复旦学子巩辰卓因“榜样力量”,以12517次阅读量占据榜首。该平台还以书院、班级、院系的WCI指数进行排名。主办方已收录调查了378家个人微信号,每周收录调查数量近千篇。据悉,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据主办方复旦学工部介绍,今年年初关注到微信公号在学生中流行,积极用公号发声。刚开始统计数据时,全校有247个公号被涵盖其中。随着9月新生进入,单单一个月便新增了20余个公号,并每月呈现增长的趋势。据学工部老师介绍,目前复旦校园内的378家公号主要以班级、院系、学生社团为主,并未统计学生个人独立运作的账号数量。

  “大家都很注重微信公号的事情,搞得还很风生水起的。”郁雯介绍,如今与她一样做个人订阅号的学生不在少数。单她所在的班级,就有十分之一的学生有个人的微信号“发声”。在郁雯身边,做个人微信号的学生几乎全部被列入“复旦校园微信统计”,用她的话来说,无论是班级微信还是个人微信号,大家都以“进榜为荣”。

   收获

   掌握PS、UI技能,学会如何抓眼球

  “想要运营好一个微信订阅号,得到更多关注,要了解受众的轻阅读习惯、迎合他们喜欢看图片、看到吸引力高的标题才会点开看的特性。”大四的何晓璐说起制作微信公共号的“经验”时,可以谈三天三夜。

  在2014年12月,小何与团队成员做起了“要有光”微信平台。发送校园热点新闻的同时,他们也关注全国青年的热点动向。由于发布的内容不拘泥在校园中,受众的人数在一年内增长到了6000余人。受到关注的背后其实是小何坚定不移的付出。“我要用一个小时仔细校对,然后一篇篇推送排版。

  在快阅读的时代,小何会将文章的重要内容用标红的方式显现。他排版时若看到两张靠近的图片如果一张亮色,一张暗,一定要为亮色照片加1像素的黑边调和过渡。很少用第三方排版软件辅助的小任坚持“独家排版”。为此,他特意学PS、学UI、看艺术书籍陶冶情操。注重排版细节的小何获得了不少商家的青睐。这一年来,陆续有近20家公司有偿找他设计微信订阅号的排版风格、主题色、Logo。

  “学到了不少。”明年将要毕业的何晓璐自信地说,因为做微信订阅号,个人感觉比同专业的同学会有“不平凡”的想法。“我会在标题和正文里抓到读者的痛点痒点,知道怎么讲故事能让读者‘一看到底’。我也更注意起了细节。

   烦恼

   运营占用太多时间,熬夜成常态

  “每次排版约一小时,初排之后要和另一位责编还有两位主编讨论。”做“新传递”微信号半年来,新闻系大一学生李子萧觉得不容易。累、熬夜成为大学生运营微信号普遍的感慨。

  据“新传递”前主编朱同学介绍,当时为了明确校园新闻的定位,连续几天与同伴在教室里开会,“头脑风暴”到底每天推出几次内容,推什么,和纸质版内容是否一样。每次推送内容前还需不断审核。为运营“有影响力”的账号,牺牲了不少睡眠。如今“退居二线”的朱同学坦言,这份学生工作的压力因制作新媒体增多不少,现在总算轻松了一把。

  为了平衡学业与自己的爱好,大三在读的唐雪丹往往需要通过熬夜的方式“压榨”出时间为“间隔青年”更新。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日子,对她来说已是平常。小唐用空余时间搞微信,大一的吴同学却选择在上课时带电脑写微信推送。“社团的微信是周一到周四每天晚上7点更新,每天下课后吃好饭就没空写了。”他毫不避讳地说:“反正上课时带电脑老师不管,我就用这个时间写写推送文字。

  大多难以坚持,“僵尸公号”频现

  2013年,因课堂作业要求,当时大二在读的郑东和五位对艺术有兴趣的同学做起了“独家展评”微信号。分享独特的观展心得,介绍沪上新艺术展,六名成员严格按照排班表,保证周一到周六有内容更新。

  成员们的手机相册里始终存着自己订阅号的二维码,见到亲戚朋友便“求支持”地扫一扫。运营的两年期间,除了上课、体育活动,围绕着郑东生活的就是团队运作的订阅号。组织粉丝到中华艺术宫看展,在咖啡馆开沙龙线下畅聊艺术,郑东与团队成员把喜好转换为了看得到的成果。

  然而,毕业来临,大学制作的公共账号却被画上了休止符。找工作、留学、创业,原来六名成员陆续离开公众号或选择新的生活,曾经的订阅号随着毕业证的到手,在今年6月停止了更新。“工作太忙了,大家的心情已不在这上面。”郑东遗憾地表示,在现实的生活面前,同盟们远不及大学时坚持,一个个选择了放弃。

  因课程要求,大学生制作的微信号走得“并不远”。据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系同学介绍,同班同学制作的3个账号,自课程结束后,再无更新。曾运营健身账号的谢同学坦言:“订阅号已经半年没更新了。还有实习、考试、论文要忙,课程结束后便没心思做了。

   [专家]

   做微信公号是有益的尝试,但要结合专业和兴趣去做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系课程老师、著名媒体人连清川表示:“微信公众账号是现在自媒体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总体社会的情况上来看,不仅仅是具有媒体背景的人在做,实际上,现在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一些专业或者业余爱好者来做。就我个人看来,这恰恰是新媒体时代最为伟大的变革之一。非媒体领域的专业者或业余者进入了媒体领域,从而改变了媒体由少数专业人士垄断的状况,使信息的传播广度和深度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连清川带教时也注意到不少实践课程上老师建议学生运作微信公众号的情况。他认为是件好事。“以实际的自媒体操作作为新闻教学,不是是否正当的问题,而是必须的事情。新闻教育的问题从来就是与社会脱节的问题,而不是是否结合得太紧密的问题。中国的新闻教育偏理论而轻实践,从来都存在。”不过,媒体人曹林发文批评这种现象:“现在,我感到很多大学的新闻系不太重视新闻编辑课,编辑课根本不教学生如何检校堵差错,迷恋新媒体的花里胡哨,迷恋兜售那些新潮的理论和概念,而没有通过新闻教育让学生打好传统的基本功。

  此外,对于运营公号花费时间长、难以持久等问题,上外新闻传播学院胡正明老师建议:“学生可以有效地结合自身所学、结合自己专业和兴趣去做,这样持久性强一些。另外可以邀请一些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分工运营。如此一来更加持久,还可以有所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