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赢在起跑线,还需规划职业生涯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总数少,可谓是‘天之骄子’。他们不同于当下的应届生,不需要‘挤破头’找工作。”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田磊在4月15日举办的2017年东方讲坛·职业生涯系列讲座暨“乐业上海”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上,从宏观、微观介绍了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大学是每个人的重要阶段,需要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从自我、专业、职业诉求,达到最大程度化的职场匹配。”
毕业生基数大,找工作到底难不难
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在近年来一直是社会、政府的关注重点。为什么应届大学生就业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大学生就业情况数十年的田磊列出了一组数据:到2020年,上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达到105万人左右。其中包含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为70万人左右。到2030年,上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预计达到140万人左右,其中普通高等教育规模90万人左右,上海高等教育全面进入普及化阶段。
他表示,因为高校毕业生基数大。“准劳动力”群体找工作自然成为了关注重点。今年全国将有795万2017届的毕业生,接近瑞士整个国家的人口数量。
“高校毕业生数量多,在媒体上总会看到就业难的报道。”田磊分析,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看,劳动力市场分为大学毕业生集中的一级市场,和需要体力、技能员工的二级市场。理论上说,两级分割后,随着毕业生人数增加,只提供了一级市场的供给者,并没有提供二级市场的供给者。一级市场的供给者越来越多,需求总是要饱和的,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不过,2016届上海高校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数据总体达到96.51%。也就是说,100个人中不到5人“找不到去向”。一方面就业难,一方面数据“很漂亮”,田磊表示,总会听到质疑:上海的就业率是不是搀水分?他介绍,就业率计算时,在校期间签订了就业协议、升学、出国工作、出国留学等七种方式都纳入就业率统计范围。“数据是从上海各家高校汇聚而来,不仅是一个数字,每位学生到哪发展、薪酬多少等具体数字都记录在案。”田磊介绍,学生事务中心曾将就业率与市人社局的社保数据对比后发现,实际就业的数据差距并不大。
大学生工作有去处,不同阶段还需职业规划
从产业来看,随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16.8%的研究生离校后选择去金融行业就职。
田磊认为,职场上的第一步,总是学生、家长的关注重点。如何选择更是一大难题。赢在职业起跑线,还需规划职业生涯。他认为职业生涯中最重要三个词:抉择、规划、科学的分析和认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田磊建议,在各个截点抉择时,学生需要使用各类评估手段,提供决策上的帮助。
在不同阶段,他也有相应的建议。新生阶段:通过系统学习生涯发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基本确定职业目标。在校阶段:参加各种职业拓展社团和活动,积极参加职业体验活动。毕业阶段:正确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开展职业见习,做好入职准备。
“测试未必会给你最好的选择,但是会指导你的学业,提高职业生涯能力,从而实现目标。”田磊列举说,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学习、参与职业生涯的社团活动,接触公司人事,报名各类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专业技能比赛都是在校学生提高职业规划认知的手段。
越来越多毕业生 “间隔年”选择缓就业
“缓就业的现象近年在上海越发明显。”田磊介绍,选择“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毕业生在上海越来越多,他们毕业后不选择就业、升学,而是以做志愿者、旅游、创业等形式选择间隔年。
“间隔年不分对错。但个人建议,选择缓就业的毕业生多考虑社会保障与今后职业发展,放宽选择面。‘三支一扶’等国家的项目,给学生提供今后保障之余,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到社会。不乏是另一种可靠的‘间隔’选择。”
田磊在讲座中还提到了“全职在家”,即二战、三战考研、考公务员的青年。“读书并非是唯一的选择,建议青年参加职业见习或同工同学,在工作之余准备复习。”无论是间隔年、“多战”考试,还是创业,田磊建议青年立足自身个体情况,从综合能力出发做出生涯规划。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总数少,可谓是‘天之骄子’。他们不同于当下的应届生,不需要‘挤破头’找工作。”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田磊在4月15日举办的2017年东方讲坛·职业生涯系列讲座暨“乐业上海”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上,从宏观、微观介绍了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大学是每个人的重要阶段,需要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从自我、专业、职业诉求,达到最大程度化的职场匹配。” 毕业生基数大,找工作到底难不难 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在近年来一直是社会、政府的关注重点。为什么应届大学生就业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大学生就业情况数十年的田磊列出了一组数据:到2020年,上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达到105万人左右。其中包含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为70万人左右。到2030年,上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预计达到140万人左右,其中普通高等教育规模90万人左右,上海高等教育全面进入普及化阶段。 他表示,因为高校毕业生基数大。“准劳动力”群体找工作自然成为了关注重点。今年全国将有795万2017届的毕业生,接近瑞士整个国家的人口数量。 “高校毕业生数量多,在媒体上总会看到就业难的报道。”田磊分析,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看,劳动力市场分为大学毕业生集中的一级市场,和需要体力、技能员工的二级市场。理论上说,两级分割后,随着毕业生人数增加,只提供了一级市场的供给者,并没有提供二级市场的供给者。一级市场的供给者越来越多,需求总是要饱和的,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不过,2016届上海高校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数据总体达到96.51%。也就是说,100个人中不到5人“找不到去向”。一方面就业难,一方面数据“很漂亮”,田磊表示,总会听到质疑:上海的就业率是不是搀水分?他介绍,就业率计算时,在校期间签订了就业协议、升学、出国工作、出国留学等七种方式都纳入就业率统计范围。“数据是从上海各家高校汇聚而来,不仅是一个数字,每位学生到哪发展、薪酬多少等具体数字都记录在案。”田磊介绍,学生事务中心曾将就业率与市人社局的社保数据对比后发现,实际就业的数据差距并不大。 大学生工作有去处,不同阶段还需职业规划 从产业来看,随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16.8%的研究生离校后选择去金融行业就职。 田磊认为,职场上的第一步,总是学生、家长的关注重点。如何选择更是一大难题。赢在职业起跑线,还需规划职业生涯。他认为职业生涯中最重要三个词:抉择、规划、科学的分析和认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田磊建议,在各个截点抉择时,学生需要使用各类评估手段,提供决策上的帮助。 在不同阶段,他也有相应的建议。新生阶段:通过系统学习生涯发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基本确定职业目标。在校阶段:参加各种职业拓展社团和活动,积极参加职业体验活动。毕业阶段:正确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开展职业见习,做好入职准备。 “测试未必会给你最好的选择,但是会指导你的学业,提高职业生涯能力,从而实现目标。”田磊列举说,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学习、参与职业生涯的社团活动,接触公司人事,报名各类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专业技能比赛都是在校学生提高职业规划认知的手段。 越来越多毕业生 “间隔年”选择缓就业 “缓就业的现象近年在上海越发明显。”田磊介绍,选择“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毕业生在上海越来越多,他们毕业后不选择就业、升学,而是以做志愿者、旅游、创业等形式选择间隔年。 “间隔年不分对错。但个人建议,选择缓就业的毕业生多考虑社会保障与今后职业发展,放宽选择面。‘三支一扶’等国家的项目,给学生提供今后保障之余,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到社会。不乏是另一种可靠的‘间隔’选择。” 田磊在讲座中还提到了“全职在家”,即二战、三战考研、考公务员的青年。“读书并非是唯一的选择,建议青年参加职业见习或同工同学,在工作之余准备复习。”无论是间隔年、“多战”考试,还是创业,田磊建议青年立足自身个体情况,从综合能力出发做出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