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90后讲讲马克思》线下党课直播在复旦大学举行

07.05.2018  20:03

当全世界以不同方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时,5月5日晚,总收听累积量超过2.7亿人次的《给90后讲讲马克思》系列短音频节目,以一堂针对青年人的特别线下党课画上了圆满句号,并在复旦大学这一与马克思主义有着特殊历史渊源的地方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以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王强就“90后的担当”这一话题与300余名复旦大学“90后”学子,以及杨浦区、市教卫系统和合作交流系统的党员代表进行了对话。

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首译者,而今修葺一新的陈望道旧居,也成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校党委常委和50名复旦青年师生党员先后来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参观学习,并重温入党誓词。

 

“马克思依然活着,而且很年轻”

  活动当天,第二届世界马克思大会在北京举行;而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也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身在北京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黄力之、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通过视频,向活动现场的嘉宾与观众介绍了这两场盛会的情形与内涵。

吴晓明表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也在中国举行,表明世界社会主义的中心也转移到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21世纪的中国社会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则认为,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其实还活着,并且很年轻,因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现象,继续影响和改变着当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年轻,与中共做出的贡献密不可分。正是因为中共结合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使它不断更新,蓬勃发展。曾峻的观点也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王强的赞同。身为《给90后讲讲马克思》的8名主讲老师之一,王强非常关注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和中国社会的契合点,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青春底色”。

马克思的思想与他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因此《给90后讲讲马克思》目详细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让90后的学生能够了解这位思想巨人是如何成长起来的。现场的一位青年党员提出,在这档音频节目中了解到马克思年轻时曾是一位“问题少年”,对她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于是她询问现场嘉宾,是否担心这会颠覆马克思的伟大形象。对此吴晓明解释说,生活在基督教逐渐衰落的时代,马克思作为一名有思想的年轻人,对当时的种种社会规则必定抱有非常强烈的批判态度,因此青年时期的他会做出这些叛逆的举动。“可以想见当时的马克思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而这种才华,会促使他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磨难和艰苦的思考后,对社会做出更完整的判断和更犀利的批判,成长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吴晓明说。

而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吴晓明也非常欣赏具有独特个性和批判精神的学生。他指出,批判不等于发牢骚,不等于一味的否认和拒绝,批判在哲学上是一种澄清前提和划清界限的工作。但他也希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不止步于批判,而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更宏大深刻的问题上。正如马克思并没有满足于形式化的批判,而是很快就专注于政治和宗教这些更大的问题,继而做出了伟大的成就。

王强指出,之所以在《给90后讲讲马克思》中还原马克思青年经历的细节,是为了让90后青年心中的马克思从一个光辉伟大的抽象符号,转变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的人。让马克思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帮助解答生活中的种种苦恼和困惑,这样才能让马克思的思想一直保持活力,传承给新一代的青年。 

“相比外界评价,‘90后’更应关注时代需要”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做出了非常完整而犀利的批判,令现场的“90后”青年困惑的是,他们如今的生活离不开市场化和资本的推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承马克思主义?对此,吴晓明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是一种历史的批判。正如阿伦特所说,马克思是资本主义的批判家中肯定资本主义最多的人。他承认资本主义有其历史起源、成长与鼎盛时期,并在它的鼎盛时期做出了伟大的文明贡献,在一定的历史范畴肯定了资本主义的价值与贡献;但马克思同时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的事物,也会衰老和死亡,必将被更高的文明形态所取代。而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需要吸收其他的现代文明成果。

在这一解答的基础上,吴晓明又解释了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的不同之处。他指出,一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条件已全部具备,然而在现实中,革命却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半东方的落后国家;而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越发脱离实际,仅仅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寄希望于大学生、嬉皮士与边缘群体,而忽视社会主义革命发生需要的物质前提。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路径则截然不同。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中国人意识到,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先进行社会革命,并最终选择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在中国,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活动主题是“90后的担当”,现场的“90后”学生也踊跃发言,对社会上针对“90后”的种种负面评价表示不平,并以自身经历证明“90后”能够成长为社会的栋梁。对此,王强表示,“90后”如此关注社会对自己的评价,意味着“90后”开始审视自己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在这个“去自我化”的过程中,“90后”也会意识到自己对时代的担当,并寻找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而吴晓明则告诫现场的年轻人,不用在意别人对“90后”的种种判断,因为判断一代人要根据时代的需要。“恩格斯曾说过,一个社会的真正需要,要比10所大学还更能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吴晓明如此鼓励在座的青年学生:“2020-2050年将会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你们这一代青年人活动的鼎盛时代。伟大的时代总会创造出很多英才,而你们生逢其时。时代会提出它的任务,对其作出积极应答的人,一定会创造伟大的成就。”

据悉,这堂党课是短音频节目《给90后讲讲马克思》在线下的延伸。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人民网上海频道、SMG东方广播中心以及阿基米德FM联手打造的《给90后讲讲马克思》,由19讲音频党课外加2场线下沙龙组成。从4月17日起至今,上海新闻广播和东广新闻台全天多个时段播出,总收听量累计达到了1326万人次。19条短音频在全国24家省市级广播电台及阿基米德联合播出,总收听量达2.7亿人次。由8位讲课老师合著的《马克思的20个瞬间》一书也在现场举行了首发仪式,目前预售情况超过预期,上海人民出版社已经开始第三次加印。

(综合上海基层党建、阿基米德app、上观新闻、文汇app、澎湃新闻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