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茶馆式”教学:让“讲堂”成为“学堂”

12.12.2015  01:17

  在以“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成果闻名全国的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一场名为“后茶馆式”教学的改革正在进行,在这里,课堂从老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记者从市教委主办的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实践价值现场会上获悉,今后,静教院附校经验将在更多学校进行推广。

  据校长张人利介绍,所谓“后茶馆式”教学,是指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同时关注学生思考视角不同的想法。啃硬骨头,从物理学科开始。一开始,分管物理学科的副校长周骏尽管认同这一观点,可真要改,顾虑重重,“万一成绩退步,谁负责?”周骏在初二两个水平接近的班级,分别用传统方法和“看书、讨论、提升”的方法讲了同样一节课内容,随堂小练习批改下来,他对张校长说:“十多年来难道我讲了很多不该讲的话?我想再上一个班级。”第三个班级的课,结果依然。半年后,全区物理质量检查结果公布,周骏跑到张人利跟前说,“我们做下去。

  几次测评结果,令更多家长信服。在学校多年连续参与的“绿色指标”测评中,横向比较发现,不仅学生成绩优异,睡眠时间、作业时间、校补课等学习成本和代价状况也明显好于全市和静安区的平均水平。纵向比较发现,学校连续多年来不仅学生学业成绩优秀率、合格率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压力、对学校的认同度、体质健康等指数稳中有升,测评结果表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实现高质量的学习结果,完全可以把课业负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表示,静教院附校的经验今后将在更多学校进行推广。据悉,“后茶馆式”教学研究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认可。目前,教学研究共同体已初步建立,与静教院附校签约深度合作的学校达到40余所,范围涵盖市内以及国内东西部多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