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十年 十年奉献】“60后”的年龄 “90后”的激情 ——记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王燕老师

14.06.2017  13:02

    【编者按】从杂草丛生到鸟语花香,从荒芜盐碱地到高楼林立,从乡野农田到知识殿堂,奉贤校区自启用至今已经10年,其间,凝结了无数师生员工无私奉献的心血,见证了一届届学子的奋进成才。在我校迎来奉贤校区启用10周年的重要时刻,党委宣传部特辟专栏,回顾10年来的办学成就,展示师生员工风采,反映华理人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精神风貌,为开启奉贤校区发展新篇章凝聚合力。


    无论酷暑寒冬,还是刮风下雨,工作日的清晨,王燕老师总是乘坐校车到达奉贤校区,然后立刻投入分析化学或实验化学的教学工作中。即使是没有课程安排的日子,她也会准时到办公室,统筹安排化学实验中心的各项工作。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的她,依然不放松工作,修订教材、修改教案或实验内容,努力对学生的学习负起最大的责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奉贤校区启用十年来,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王燕老师,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成长一样,为奉贤校区化学实验教学的不断完善、为一届届学子的成长倾注着心血。

    虽为“60后”的年龄,王燕老师却用“90后”般的激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熠熠生辉。


    严寒酷暑,实验中心有她守护

    作为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副主任,王燕被同事亲切地称为“大总管”:实验室改造建设、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教师的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等方方面面,她全部都参与其中,几乎每件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她过问。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国家级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化学化工虚拟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着全校20多个专业、每年近1800名本科生的10余门化学实验课程任务,王燕老师作为教师和管理者,工作量十分庞大。但是尽心尽责的她,总是把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

    十年前,奉贤校区初建时,王燕和同事们就参与了奉贤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从对实验楼的内部构造设计,包括水、电、煤气线路等的基础建设的合理化提出了不少建议,到对每间实验室的具体布局,各种仪器设备的配置,化学试剂药品的存放等,她都亲力亲为。

    2007年,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搬迁时的紧张和忙碌,王燕老师至今记忆犹新:既要等到6月份徐汇校区的实验教学结束,又要保证9月份奉贤校区实验课程的正常开课,时间之紧可想而知!面对2000人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玻璃仪器和化学试剂药品,整个搬迁过程任务繁重和复杂。在搬迁过程中,玻璃仪器要小心包装,大型仪器要拆开分组,还有大堆的实验药品要谨慎搬移……顶着酷暑,王老师和同事们在徐汇和奉贤之间往返了多趟,逐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那个暑假,成为了最忙碌的假期。

    2014年,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申报国家级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由于申报的时间紧迫,王老师和组里的几位同事一起放弃国庆长假的休息,在奉贤校区完成申报材料的整理、自主拍摄编辑申报片等工作,使得该中心顺利落地。

    即使在假期里,奉贤校区的应急情况也牵动着王老师的心。2016年寒假,严寒使得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4栋实验教学楼的水管相继爆裂。“大总管”一接到电话,就急着赶往奉贤校区,由于寒假期间班车较少,她辗转乘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到。面对实验室里的积水,她毫不犹豫就开始了行动。没有其他合适的容器,她就用扫把和簸箕将水舀到塑料桶里,整整舀了30多桶!上海的冬季又湿又冷,因为长时间泡在冰冷的水里,王老师的鞋子完全被浸湿,脚都冻僵了。但能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对王老师来说,再苦都值了。

    对工作的尽心尽力,使王燕老师成为身边同事学习的榜样。同事张凌怡老师说:“王老师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周到全面,她负责的事情很多很杂,工作量很大,但是一直以来都完成得非常好,是大家的楷模。


      言传身教,指导创新有她尽责

    尽管承担了大量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但对王燕老师来说,教师才是她真正的职务——这是她30年来辛勤耕耘的舞台。

    王燕老师负责两个大班的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加上大量的实验课程的教学,一年下来,她上的课总学分达到15学分以上,有400多学时。

    虽然课时量大,但每节课王老师都认真对待。环境163班的唐绍国同学说:“王老师性格和蔼可亲,讲课非常细致,同学们都抢她的课呢!

    除了上课,王燕老师还是化学学院本科教学创新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学院一年50多个“大创”项目、40余项USRP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她除了要组织开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题和项目评审外,还要审理各个项目的经费报销,她的办公室俨然成了半个“财务处”。

    王燕老师一直提倡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多参与课题研究。一方面,实践是提高实验技能、培养理论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另一方面,专业实验的经历对于个人定位和未来的专业发展都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她多次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践项目,组织和带领学生参加上海市和全国化学实验竞赛,并多次获全国和上海市化学实验竞赛的一等奖,自身也获得了“上海市化学实验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培养学生的同时,王燕老师还注重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尤其注重“德行”的言传身教。她说:“教书育人绝不仅仅是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本职,师者的风范是德行。年轻教师们在专业学术水平过关的前提下,应尽其所能的为学生付出尤为重要。

      与她“结对子”的小杨老师说:“入职以来,我从王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她的每节实验课我去听,王老师在课堂上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兴趣,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

    在积累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王燕老师还参与编写和出版了10余本教材,并获“名师风范杯”课堂教学授课名师奖和华东理工大学“育英奖”一等奖等荣誉。


    十年一日,扎根奉贤诠释责任

    如今的王燕老师虽已年过半百,却丝毫没有懈怠自己的工作,依然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拥抱工作,按照同事的话说,“就像拼命三郎,做起事来连我们年轻人都比不上”。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王燕老师来说,逝去的是青春岁月,不老的是年轻心神。

    如今,奉贤校区的实验教学的体系日趋完善,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也给化学带来了与时俱进的挑战。从十年前到现在,先进的实验仪器接连引进,新的实验方法逐渐引入教学中来,实验课程不断发展,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对于教师们来说,假期就是跟紧时代,进行教学二线工作最好的时机。实验室设施的更新换代、课程的改革、教材的改编、示范中心的建设……为实验教学付出已成为王燕老师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校把奉贤校区的化学实验室交给我,我就必须对它负起责任。没有人约束,但事情在那里,工作在那里,责任在那里,不管有没有课程安排,我必须自觉准时出现。”王老师的这份责任和热爱,使她一日日地行走在这条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使她成为了师生们的“定海神针”——只要她在,师生们总会是踏实些,遇到问题也会安心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