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的物流服务布局海外热门网购目的地
邵学初眼下遇到的最大难题正是“全球化”的考验:常常是刚和远在澳大利亚的同事开完会,欧洲那边的电话就打来了,等处理完国内当天的邮件,美国同事又有急事相商。
在上海自贸区,每天都有数十家大大小小的新企业落地。得益于从金融开放、工商登记注册到通关便利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大众创业”的清风正扑面而来。
“80后”小伙邵学初也是这支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去年3月,他在自贸区注册了“宜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跨境电商提供贸易物流服务。短短十个月,宜送已经完成了美国、日本、德国等海外热门网购目的地的业务布局,每月进口的货物规模达150吨至200吨。
对于已经在外高桥一家传统物流公司工作了十年的邵学初来说,创业是一个并不容易却又异常坚定的决定。问他为什么舍得放弃干得好好的外企高薪职位,选择白手起家,他回答说:“再不创业就晚了。”上海自贸区启动的跨境贸易电商平台试点让他深信,自贸区的开放定位蕴含着更大的市场机会。
创业等于无时无刻不在工作
走进宜送的办公室,创业公司异常忙碌的景象立马呈现在眼前:每张桌子上都堆着大叠的文件,所有员工都埋头于工作……由于只有一个房间,会议室只能用玻璃隔出一块区域,邵学初的办公室也“蜗居”在此。角落里,一块可擦写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外行人看不懂的英文缩写。他说,大家刚刚正在讨论公司的信息系统构架,这些字母都是技术代码。
“创业初期肯定是最辛苦的阶段,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在邵学初的桌脚下藏着一双皮鞋,这是他随时可能要出差的必备品。创业至今,他已经跑了不下数十个国内口岸,还要满世界“打飞的”,选择仓库地点、购买设备、招聘人员,一步一步打通所有业务环节。“在我看来,打工和创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创业等于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他戏称自己“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去出差的路上”。
或许很多人不会想到,邵学初眼下遇到的最大难题正是“全球化”的考验。目前,宜送已经和多家国外电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国内消费者可以在这些网站购物后,通过宜送的物流配送平台,缴纳行邮税后拿到商品。由于公司的业务触角已经伸至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国家,各地的时差让他几乎每天都在连轴转,“常常是刚和澳大利亚的同事开完会,欧洲的电话就打来了,等处理完国内当天的邮件,美国同事又有急事相商。”
放弃风投“孵化”中小电商
与动不动就头顶几百万、甚至超千万估值“光环”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相比,贸易物流业或许看起来不那么“弹眼落睛”,但宜送成立三个月后,就有不少风投主动找上门来。
“他们都是在看到我们的网页后,觉得这家企业很有想法。”邵学初说,宜送做的绝对不只是搬货。“一开始,我们就花很大精力去开发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如果图省事,直接购买别人的软件,还能省点成本,但我觉得,技术平台会是未来物流服务的关键,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打开宜送的网页,简约、大色块的设计透着鲜明的“技术流”风格,清晰友好的界面让浏览者对公司业务一目了然。尽管初创企业总会渴求资金的支持,但因坚持技术为王的创业方向,邵学初最终还是拒绝了风投递来的橄榄枝。
谁知,花血本研发出自己的信息系统后,邵学初却用这个平台干起了“技术孵化”——把自己的信息系统免费提供给国内的中小电商使用。这些小微企业可能是只有两三个人的“夫妻老婆店”,无力自建物流系统。邵学初说:“我们从没指望从他们身上赚钱,看着他们借助宜送的平台,从每个月只有一两笔的订单起步,一步步成长为一天能完成数十笔订单,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期待自贸区改革步伐更快
到目前为止,邵学初对于自己的创业历程评价还不错。今年3月,宜送的澳大利亚仓库就将投用,还计划在美国开设第二个仓库。他告诉记者,自己很期待自由贸易(FT)账户的外币业务尽快开通。因为从事进出口业务,外币结算较多,为了方便收款,邵学初在香港开立了一个境外结算账户,“如果FT账户既能实现外币业务功能,而且近在身边,那就方便多了。”事实上,央行上海总部在发布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审慎管理细则时,已经明确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将从本币起步,在央行同外汇局共同评估后,条件成熟时开展外币业务。
“在通关便利、金融开放等制度创新上,上海自贸区已经做了不少探索。作为创业企业,我们希望未来这里的监管措施更为灵活,改革步子迈得更快。”这或许不仅是邵学初,也是所有自贸区创业者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