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后世博步行空间开发注重“人性化”和“与自然和谐”

20.03.2015  12:30

  中新网上海3月19日电(黄艾娇 许婧)世博轴东部适合什么形式的步行通道空间?规划和设计师当如何将其打造出一片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城市区域?如何通过步行通道的形式将这片区域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建筑有机结合?19日于同济大学举行的“PASSAGE——步行通道整合空间国际规划建筑设计竞赛”评审会上,年轻规划师、建筑师团队和专家们给出的答案不约而同指向“人性化”和“与自然和谐”。
  “A片区位于世博轴东侧,这里各个单体建筑项目都很好,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合适的步行通道空间,将这些单体项目很好地连接起来,从而创造出富有活力的建筑物的空间环境。”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中国教席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潘海啸教授说,本次竞赛为后世博的开发和促进国际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当天,来自法国、西班牙、荷兰、波兰等多国的8支年轻规划师、建筑师团队分别展示各自的设计方案,共同描绘上海后世博的步行空间。
  本次大赛聚焦上海世博会原址的创造性再生,具体针对正在进行后世博开发的世博园A片区,这片区域东至白莲泾、南至雪野路、西至上南路、北依黄浦江,将建成世界知名企业总部办公区。2013年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起陆续建成,2018年全面建成。
  8支国际设计团队分别给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利用不同类型的“”,构建新的通道系统,进而在世博街区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打破围墙,开放更多的门,打破商业区与绿色间的屏障,创造更多、更开放的通道,让人们更自由出入;引入中国园林,让人们与自然更贴近,有更舒适的感受;引入雕塑等艺术元素,让人们在此有更好的休闲和体验……
  最终,来自法国的设计团队因为“方案考虑到时间空间维度,可实施性高”拔得头筹,他们的设计《》试图创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符合24小时城市用途,让人与景观有机结合。
  竞赛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郑时龄教授表示,8个团队的设计方案各有特点,可以为世博园A片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启发和借鉴。但他提出,“立体化”是大都市中心未来发展趋势,如此一来,城市才能更方便、人车可以分流,也更人性化。
  据了解,本次竞赛由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发起,同济大学、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上海世博集团联合举办,面向全球40岁以下建筑、规划等专业人士征集设计方案。截止2015年1月1日,竞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6国的47份参赛设计方案。遴选出的8支团队自本月13日起,在沪参加本次竞赛的设计工作坊,实地考察世博会原址,对各自的设计方案进一步予以深化。
   http://www.chinanews.com/df/2015/03-19/71436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