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参与学校和上线课程扩容

16.01.2017  21:32
      慕课菜单扩容了!关注“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http://gzmooc.edu.sh.cn/)的学生们欣喜地发现,又有一批新的学校在平台上亮出新课程,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特色课程正在陆续上线。建平中学等28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相继在平台上亮出了学校发展成熟的特色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截至目前,慕课平台上共有32所学校开设了105门课程,涵盖语言文学、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艺术、综合实践等多个领域。

上海市所有初中和高中学生,每逢双休日和寒暑假(每天8:00-20:00),均可凭学籍号或身份证号登录慕课平台注册、浏览课程信息、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上海中学生在网上学习课程将有更多选择,也更加便捷。

高中名校慕课平台试运行取得较好成效

“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已平稳运行近一年,高中名校慕课推出后反响热烈。根据平台的统计记录,截至2017年1月13日,平台上学生注册人数为16352名,其中有11885名学生进行了选课,学习参与率达到73%。其中,选课的初中学生10797名,占选课群体的66%;高中学生5530名,占选课群体的34%,共计涵盖634所初高中学校。其中华育中学、曹杨中学、华政附中、立达中学、七宝中学、上海中学、上宝中学等学校的学生观看人数居于前列。

在慕课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慕课视频,同时还可以参加交互研讨。截至2017年1月13日,学生共计学习视频达到125821次,参与发帖讨论8890次,完成结业获得证书的学生1343个,总计颁发证书2657个。学生人均选课约1门,人均发帖约1次,结业学生中人均获得证书数2个。

上海市教委委托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对高中名校慕课平台试运行情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评估报告认为,该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效:

一是开课教师素养高,在线课程“高位优质”。在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开课的教师大都是学科骨干教师,开设的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问卷调查显示,96%的学生认为对于“课程内容生动,易懂,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感觉“完全符合”或“基本符合”,93%的学生认为课程“讲解精彩,生动有趣,形式活泼”。

二是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初步得以满足,学习视野得以拓展。参与学习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学生选择慕课更多地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84%的学生认为平台上的课程让其感受到了与课堂学习内容不同之处,并为此感到很开心。学习了慕课之后,54%的学生改变比较多的也是视野得以拓展,兴趣爱好与特长得到了更好地发展。

三是参与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以提升。很多学校的慕课是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再开发、再改造,使之更加适应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在开发过程中,教师进行慕课的设计、重新组织课程资源、录制教学视频、填写在线课程信息等。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科专业素养、还是教学论的素养以及信息技术的素养等都在提升与发展。

四是初步探索平台大数据的挖掘、分析与评价。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已经开始了对学生慕课学习数据的挖掘分析,并尝试对学生的慕课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坚持性、认真度以及学习倾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核心素养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研究中学生在线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在线学习。

四大环节保障新课程质量

上海市教委在前期探索基础上,建立慕课课程质量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如下四个环节:

标准引领慕课开发。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进行了深入的文献研究,结合第一轮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建设的有效做法,研制出“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建设质量建议标准”,对所有参与学校进行部署和解读。

培训指导教师操作。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慕课开发的任务,教会教师慕课开发的步骤与方法,从2016年7月1日至9月22日,华东师大慕课中心组织了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学校的530名教师开展了专题研修。围绕着“如何进行慕课选题、如何进行课程规划与组织课程资源、如何录制微视频及优质微视频的特点分析、如何撰写课程导学信息、如何组织慕课教学的答疑和辅导”等主题,和教师们做分享交流。教师在研修和慕课开发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或困惑,或在线咨询,或亲自到华东师大慕课中心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及时解决问题,澄清困惑,不少教师在研修的过程中就开发出了上线的慕课。研修与开发有机结合,对保障慕课建设的质量发挥了关键作用。

复核保障课程质量。为确保上线慕课的质量,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华东师大慕课中心对即将上线的慕课开展复核。复核主要围绕课程内容的导向性、课程信息的整全性、技术运用的恰当性、建设流程的规范性展开。复核通过的可以直接上线;复核不通过的,学校要按照复核意见进行修改,修改通过后才可上线,以此确保上线的慕课达到质量要。

评估促进质量提升。慕课教与学的质量与水平,还利用平台数据进行后评估。在线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评估一门慕课对于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是否有趣乐学、教师的在线指导是否及时到位等,进而不断提升慕课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慕课学习的成效。

三大优化成为扩容新亮点

为保障扩容工作的扎实有序完成,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作为慕课平台的承建单位和营运主体,进行了三方面优化:一是优化平台功能,凸显数据价值。全程跟踪学校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平台功能的迭代优化,如课程管理功能、学习评价功能、学习分析功能等,以进一步方便学校使用;二是优化平台技术,保障平稳应用。从带宽、安全、功能、性能等多个方面进行技术优化,保障平台稳定运行和流畅访问;三是优化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定期对慕课平台客服中心收集的问题分析整理,形成了慕课平台常见问题库,并定期对客服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优化客服问题处理流程,提高问题解决效率,进一步提高用户满意度。

慕课平台为特色课程敞开大门

首批课程上线后,以4所学校为燎原之火,慕课项目逐步向全市所有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开放。在新一批参与学校中,无论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还是特色高中,都亮出了自己成熟的特色课程,为全市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华政附中基于学校“明德·尚法·精业”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制订了“尚法”类慕课群开发计划,对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重新梳理,精选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需求的课程,进行二次深度开发,使课程既能体现办学文化和育人价值,又能拓宽学生视野和培养学生兴趣,更能适应学生认知和扩大受益学生。

慕课为“名校”特色课程的展示搭建了平台,不仅让学校的特色有更大的辐射面,更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以第二批上线慕课为例,课程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师资高水平,专业性较强。此次开课的教师都是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的骨干教师,其中有17位特级教师参与,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比如七宝中学李新华开设的《名画赏析要点》,复兴高级中学倪华等开设的《如何走向现代化》,控江中学王慎有、许敏等开设的《走进多项式》等。这些“名师”讲授的课程,专业水平高,知识面宽广深厚,平时在自己学校里也是大受学生欢迎,他们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录制出的慕课,不仅激发学生思维,更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呈现形式符合中学生学习特点,有趣又有意义。此次开设的慕课,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采用录屏式,有的采用拍摄式,有的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录制。画面清晰,讲解清楚,信息技术运用恰当,兼具艺术性,学生喜欢才能轻松乐学。比如甘泉外国语中学开设的《快乐地球村》、向明中学开设的《科学与艺术》、格致中学开设的《化学鱼泡小工坊》《物理趣多多》等,不仅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应和教学内容需要,更贴近初高中学生学习特点。

三是学习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此次推出的慕课,除了“规定动作”——教学视频之外,不少教师还主动提供了拓展的阅读资源。比如华东师大附属枫泾中学姚琼开设的《实战对决——素描石膏像全解析》、同济二附中开设的《3D打印—3D创形设计》、东昌中学开设的《身边的货币》、曹杨中学钱叶斐开设的《绿色校园,“维”美生命》等,让有兴趣或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更多的拓展学习。还有不少教师在视频讲解过程中或视频讲解之后,为学生提供简单的检测题和思考题,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交流,比如华政附中的校园法律系列慕课。

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慕课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帮助他们丰富学习经历,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早日明确人生理想与志趣,找到发展方向,搭建人生坐标。

毕业于兰生复旦中学的蔡逸飞同学在2016年9月被上海交大附中录取,在初三准备报考高中时,他对近在眼前的高中生活比较迷茫。在慕课平台上,蔡逸飞选择了《STEM研究方法:说“黑”》课程,吸引他的是这门课主讲老师张宇的身份——当时的高三学生。张宇的课从自己研究的色素检测课题讲起,一步步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翻再验证,在讲授中配上鲜活的动画,语言风格幽默风趣。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只有课内学习经历的初中生第一次从头到尾认识了科学研究方法。也正是因为慕课学习的这段经历,才让蔡逸飞坚定了报考上海交大附中的念头。

目前,上海高中名校慕课的参与学校逐步拓展至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已展现出喜人成绩,接下来将会继续有计划、分批次、重质量地推出各类课程。在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启动上线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将于2017年6月30日前新增37所学校100门课程上线,力争通过1~2年时间,形成一定规模的、适用于中学生的优质、特色、多样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资源。同时,将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机制,要求“开课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慕课线下交流活动,鼓励和吸引参加本校慕课学习的学生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互动”,让更多的学生能选择他们喜欢的课程和学校,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