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的尴尬】丰子恺旧居突然关闭 居民不堪其扰矛盾重重
据上视《新闻报道》10月20日报道 ,在本市陕西南路新乐路口的长乐村,座落着一栋西班牙式的三层小楼,这里就是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旧居,是他生前最后20年一直居住的地方。四年多前,旧居被丰家后人以民办博物馆的形式对外免费开放,一度被传为佳话。四年多来,累计参观者5.4万人次。不过就在前两天,旧居却突然宣布关闭了,让不少参观者吃了闭门羹。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丰子恺旧居,绿树掩映中,"日月楼"依旧如故,只是门前的树上多了块手写的牌子,显得格外刺眼。看到记者来访,一楼一户居民立马想关上大门。
原先这栋老宅是丰家所有,文革期间,一楼住进了好几家人,丰家人也因为各种原因陆续搬出了老宅。2010年前后,丰家后人出资收回了二楼和三楼,一楼的三户人家因为协议没有谈成,也就一直住着。不久,二、三楼重新修葺成丰子恺旧居陈列室,每周三至周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旧居开放头两年,每年参观人次在五六千,到了这两年,随着陈列室日渐出名,年参观人次已经超过1万。而去陈列室参观必须经过一楼的大门和楼梯,时间一长,楼下居民不堪其扰,产生了矛盾。丰子恺后人想把旧居作为无偿的贡献办下去,但居民则提出希望把房子置换掉或者提供补贴租套好房子住出去。
为此,居委会、街道、黄浦区文化局曾多次出面,均协调无果。在原先各方约定的10月15号解决期限到后,丰子恺旧居不得不关闭了。记者于是找到了一直扶持博物馆的黄浦区文化局。
上海拥有丰富的名人名家资源,仅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24处,但情况却千差万别。有鲁迅故居这样的市级文保单位,也有蔡元培故居这种名人后人与政府联合办馆的模式,还有像张爱玲曾经租住过的常德公寓,由于她离开上海后不断有别的租客入住,现在仍为普通民居。
但一直以来,并没有法规去界定什么是名人故居,无标准缺资金一直困扰着很多有故事的老房子。今年10月1号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中也只笼统地提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政府部门可以为公共文化活动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尽管丰子恺旧居先后得到各部门总共30万元的资助,但面对一楼居民的诉求,他们根本无力承担。
也有人提出,丰子恺的社会影响和专业造诣有目共睹,有关部门出面寻找合适的地方布展也许是当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如何界定名人?到底什么样的名人故居可以得到保护?得到什么级别的保护?一直以来,这些并没有法规去界定,所以对于这类建筑的保护也经常陷入尴尬。另一方面,资金短缺也成为"名人故居"保护的瓶颈。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往往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认定标准,让名人故居得到依法求实保护。 (上海电视台记者周滢 王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