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88名上海工匠诞生

27.10.2016  20:40

  “上海工匠”首轮选树活动27日揭晓,88名首批上海工匠正式诞生,并在召开的2016年“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推进会上受到表彰。新一代知识型工人专家李斌、“汽车心脏”的守护神徐小平、从业30余年从未出现次品的国产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掌握100多种焊材焊接技术的“焊神”张翼飞、中国制造“太空之吻”缔造者中国航天特级技师王曙群、设计安装世界最高速的电梯的俞建民等等都榜上有名。市总工会主席洪浩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以及市总工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人社局和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一线职工岗位创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市职工爱岗敬业、钻研技术、攻坚克难、创新超越,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6年起,上海市总工会计划于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打造一支与加快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首次尝试职工自荐方式

  首批上海工匠选树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此次在群团改革试点背景下开启的上海工匠选树活动,市总工会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把活动的工作重心和资源更多地放在最普通的职工群众身上,把改革“红利”最大程度地转换成一线职工的“福利”。

  在选树过程中,市总工会不拘一格降人才,活动重点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关注基层一线、操作岗位职工群体。参选人群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年限、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首次尝试职工自荐的方式,在申工社App上开设了职工个人申报渠道。据统计,今年全市共有583名职工参与到“上海工匠”培养选树活动中,其中自荐人数达到142名。

  除首次尝试开通个人自荐申报渠道外,市总工会还鼓励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推荐各自行业或所辖领域中的优秀人才,首次变工会系统内部申报选树为向社会组织开放,邀请40个行业协(学)会参与活动。

   新生代技术牛人辈出

  会议透露,首批诞生的88名上海工匠涵盖了电力、钢铁、船舶、航天、汽车、通信、建筑、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人,占总人数的56.8%,普通职工38人,占总人数的43.2%;高级技师51人,占总数的57.9%,高级职称14人,占15.9%,技师10人,占11.4%。从工作年限上看,88名上海工匠的平均年龄约49岁,基本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平均工作年限29年。从业务技术水平上看,他们的岗位创新能力都较强,有29人曾有发明专利,占总人数的32.9%;32人拥有实用新型专利,占36.4%;9人拥有外观设计专利,占10.2%。

  记者发现,首批上海工匠中既有不少原本就在本市职工中具有号召力的技术大牛,同时也不乏一些新生代的技能高手。例如: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双吸泵产品经理王梅、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班组长张雄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影视动画导演、美术设计张振晖等。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不少非公企业职工参与,占总人数的30%。另外,当选工匠中有女性职工8人,农民工10人。本次活动还选树了43名上海工匠提名奖。

   努力推动提高技能人才福利待遇

  会上,洪浩强调,各级工会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培养上海工匠、提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提升职工素质、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迫切要求。对企业来说,提升职工素质、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创新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职工自身来说,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技能素质是个人成才、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

  他要求,各级工会要在培养上海工匠、提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中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作用,要积极为广大职工搭建教育培训、竞赛展示、成果转化等提升技能素质的平台和舞台;要推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福利等方面的待遇,努力增强工匠的吸引力;要加强宣传,着力营造有利于工匠等职工技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要不断创新培养工匠等职工技术技能人才的工作方式。他希望,广大职工要切实加强学习培训,不断增长本领才干;勇于创新实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大局观念,为推动上海创新转型和实施“十三五”规划建功立业。

  市总工会副主席肖堃涛主持会议,巡视员杜仁伟宣读表彰决定,副主席何惠娟介绍2016年上海工匠选树活动情况。副主席李斌、姜海涛、李友钟、朱雪芹出席会议。

  作为工匠代表徐小平发出了践行工匠精神,做强中国制造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