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城一面"索然无味 同质化的上海商场何去何从?

25.04.2016  12:12

购物者在一家商场的整体体验,也许在五年内便会与今天截然不同

  商圈、沿街商铺的翻新,是一件让上海市民期待的事。但是,这番期待显然有其另一面:不少人认为,如今太多面貌雷同的上海商场,仿佛中华大地上那些无甚特质的“千城一面”一般,索然无味。

  而那些同质化的商场,除了彰显商业地产的逻辑,考验资本的耐力以外,很少能满足市民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也跟不上“新新人类”们对品质、审美愈发个性化的追求,甚至模糊了上海这座商业城市的面目。

  当上述这些“遗憾”,成为我们长期耿耿于怀的“老课题”,到底是哪里出了错?转身的艰难,是否投射出一些更深层的困境?晁钢令(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带来他的解析。

   同质化背后的深层困境

  解放周一:近来,上海市中心不少大型百货商场都完成了餐饮部分的升级。但这些餐饮区的人流如织,反而加剧了其与同一座楼中冷冷清清的购物区之间的反差。这让我们不由联想到今年年初上海最知名的“商业地产人”之一、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的一番预言,“实体店正悄悄改变。购物者在一家购物商场的整体体验,也许在五年内便会与今天截然不同”。能否请您先做个判断,目前“上海商场严重同质化”这个判断到底成立吗?

  晁钢令:这个状况毫无疑问是成立的。不管是从专家角度,还是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感觉都差不多。“同质化”,说得形象一点,就是老百姓会觉得“走百家不如走一家”。各个商场所经营的品牌、品类,所采取的经营方式,甚至有的商场的布局,基本上都是雷同的。消费者很难在各个商场得到一种令他感到兴奋的满足。于是,也就很难对某几个商场产生特别的印象。

  解放周一:“同质化”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晁钢令:商场同质化背后,是当前上海商业整体同质化。这背后有两个很大的现实问题:第一,从总量上来看,上海整个零售商业设施面积已经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需求。第二,从结构上来看,我们的商场严重缺乏采购能力。

  这两年,上海零售商业设施总体的发展速度是超常的。到2014年底,上海零售商业面积达到了6165万平方米,差不多比2005年翻了一倍。上海常住人口以2400万计的话,人均拥有的零售商业面积超过了2.5平方米。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节点城市,包括纽约、巴黎,包括我们的香港,这个人均值一般在2平方米左右,最多也不会超过2.2平方米。

  可问题是,香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购买力是人均4万港币/年,我们现在还没达到这个水平。也就是说,相对于我们目前的购买力,我们的商业设施过量问题凸显得更为严重。如此一来,商场中原本就不够独特的商品资源,愈发被“摊薄”了。

  至于商场同质化为何会给我们“整个城市同质化”的印象?因为如今购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哪里购物,买什么,成为我们自我定义的一种方式,成为我们在日常生活追求更高、更好价值的集中体现。但现实是,目前大部分商场关注的是大众人群,于是,个性化需求所需要的商品资源不只是稀有,而是根本就没有被商场积极导入。长期来说,这部分的购买力就会大量外流。商场没有足够客流承载,就愈发想拼命抓住和迎合“绝大部分人”,就更没有特色,更同质化了。

  解放周一:“差异化”是市场营销的立身之本。引入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独有的商品资源本该是首选。

  晁钢令:因为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商场,不是在搞经营,而是在搞商业地产。

  而对于这些以招商、联营、租赁为基本经营模式的商业地产来说,客观上一定会以商场面积的直接收益为优先。对他们来讲,选择供货商进驻一个商场,不叫“采购”,叫“招商”。进驻商场的意愿,很多时候并不掌握在那些真正掌握货源的企业手中。一旦一个商场没有自己的采购意识、采购意愿和采购能力,围绕着大客流、大众需求转,那么品牌的同质化、同类化,消费人群的同质化、同类化就可想而知。只要不改变这种经营模式,同质化现象就很难改变。

  反之,如果大部分货源是自主采购,就完全可以容许10%-15%的能形成特色的商品销售暂时亏损。之所以引进这些商品,是为了能够形成这个商场独有的特色。然后通过整体上的盈利结构调整,弥补自身在特色化经营上的损失。

  现在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商场采用租赁、联营经营模式的品牌和商品占到了商品总量的90%以上。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自己的采购队伍,也没有合适的采购人员,商场的特色也就很难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