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同济学生花海中为市民演绎昆曲之美
□晨报记者 林颖颖 实习生 高凯欣
寒潮来袭的冬日夜晚,气温逼近0℃,灯火通明的同济教室里坐着10多位来自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伴着竹笛声,婉转清脆的曲调传来,令人陶醉——这里是同济大学昆曲研习社每周雷打不动的教唱课。
从1987年成立以来,同济大学昆曲研习社已经走过了28年,目前核心社员20人,活跃成员超过100人。
“90后”学生成昆曲粉丝
今年新入社的同济建筑专业大一生小陈从中学开始就迷上了《牡丹亭》,他告诉记者,进大学后才知道有一种剧种可以将这个故事情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此对昆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研习社为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昆曲的平台,从置办服装、配饰、乐器到请专业的伴奏团队,在一遍遍练唱提升水准的同时,大学生也在为一场场可以让在校师生、社区居民、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昆曲艺术精髓的高质量演出而奔走。每年同济大学的樱花季吸引到不少市民游客,作为展示传统文化的一个舞台,昆曲研习社的同学们会提前精心准备,扮上戏妆,在花海中唱一曲千回百转。去年,同济大学学生还在俄罗斯、芬兰、德国等国家的大学校内表演昆曲,受到了外国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学习昆曲得每周跟唱
一个冬夜的晚上,同济大学昆曲研习社照常迎来了每周三次的昆曲教学课,记者来到上课的教室看到,授课拍曲(“拍曲”:通过大家在一起唱和交流来学习和纠正昆曲唱腔)的是已经在社里指导了5年的青年曲家沈雁老师。
一堂课上,通常老师会为学生们介绍唱段的故事背景、情节等,然后带着大家一起唱谱、唱词,一系列完整的教授过程让学生在学唱的同时,更好地了解昆曲的文化。
当天正在教唱的是《孽海记》中的一折戏“思凡”。戏的背景是小尼姑色空冲破戒律,追求幸福的故事,全剧旋律优美流畅。老师一段段地教唱念白,同学们边跟着老师唱,边在厚厚的剧本上仔细标注发音。
“唱的时候要一板一眼,把每个字唱到位。”沈雁老师指导大家。尽管课余时间大家都会听昆曲练习,但对研习社的社员来说,像这样的现场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跟唱并得到及时纠正,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昆曲的方式。
“昆曲与建筑有共性”
同济昆曲研习社成立于1987年,校方还聘请梁谷音、蔡正仁、白先勇等昆曲演艺界的前辈为社团顾问或指导老师。
在这所以建筑、汽车等工科专业擅长的综合性大学里,昆曲艺术的发展为何能独树一帜?上海市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负责人、同济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周宏武告诉记者,建筑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搞建筑的人,必须了解历史文化,昆曲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昆曲和建筑其实存在共性,都需要在空灵的状态中,慢慢沉淀”。
2005年3月,上海市教委授牌的“上海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正式落户同济大学。基地主办、承办大学生戏曲展演、戏曲理论研讨会,倡导走进社区和中小学举办活动,参与国内外艺术交流等。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上海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目前已成为面向青年学子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传统戏曲的重要平台。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4-12/09/content_45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