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发布《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

03.12.2014  20:34

  12月3日,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揭晓“2013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排名百强”榜单,位列榜单前三甲的分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百强榜单上,上海占4席。蓝皮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教授团队基于对2013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的分析,尤其是与2012年指数的比较研究,认为2013年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园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东部继续保持优势、中西部加快进步”的区域分布特征,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发展态势基本持平等未发生大的变化,创新与合作成为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
  报告称,产业园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3年底,我国拥有482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其中高新区114家、经济开发区215家。数据显示,这两大类园区的GDP占全国GDP 的近四分之一(23.2%);合计工业总产值超过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合计上缴税收占全国上缴税收的近五分之一(19.9%);合计出口创汇超过全国出口创汇的三分之一(37.1%)。
  百强榜中,东部产业园区占61席,中部产业园区22席,西部产业园区17席,“东部强、中西部加快进步”这一区域分布特征明显。从省市分布来看,发达省市入选百强榜的数量占绝对优势,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15家)、山东(13家)、广东(8家)、浙江(7家)、安徽(5家)。
  从产业园区持续发展五大评价指标体系的均衡性来看,排位居前的一批知名产业园区表现“全能”,其中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开发区、天津经济开发区,均有4项以上指标进入20强。但多数产业园区在发展指标中的表现并不均衡。
  研究还发现,五大指标中的“创新发展”与“产业合作”两项能力在确保产业园区保持持续发展优势方面有更大贡献。一是此两项能力的具体指标排名相对稳定,二是这两项指标的前20强与综合竞争力排名前20强重合度也远高于其他指标。
  就上海而言,全市有各类国家级产业园区19家,此次入选百强榜的有4家,较2012年减少1家,除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另3家分别是: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当天,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还举办了以“迈向园区2.0:制度•融合化•软环境”为主题的“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论坛上,任浩教授作了《迈向园区2.0:中国产业园区30年发展报告》的主题报告,全面回顾了中国产业园区30年走过的发展历程,首次提出未来产业园区要从以“政策、行政化、硬基础”三要素为驱动的1.0模式,迈向以“制度、融合化、软环境”“新三要素”为驱动的2.0模式,从而实现产业园区创新升级阶段的持续发展。
  论坛上,科技部、环保部、中国开发区协会等有关负责人,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成都高新等百强产业园区代表,以及国内知名产业园区研究专家等发表主题演讲,并互动交流。我校江波副校长出席并致辞。
  据同济发展研究院介绍,已将12月3日确定为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揭晓“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排行榜”的固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