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专家谈武康路保护:管理规划守则随之而生
武康路,是一条承载上海百年历史风貌的马路。2010年前夕,经过重新整治和修缮,它似乎一下子扫掉了厚厚的尘土,重新展现出风姿翩翩的历史风貌。如今,武康路的保护模式已被看成是上海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印迹,也是上海历史风貌保护的重要样本。恢复风貌以后的武康路,一直以其特有的魅力收获着各方赞誉,也不断出现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
曾参与武康路街区保护的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在回忆那段往事时直言,“武康路模式很难完全复制”。而在武康路之后,上海的历史街区和建筑保护该往哪个方向走,始终是值得人们思考的一个课题。
人物
小传
伍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著有《上海百年建筑史》《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等多部专著。
2003年至2008年曾担任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后改为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现兼任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2008年12月起,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联合国环境署-同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
一模一样就没魅力了
2010年,上海开创性地提出历史风貌街道的保护,164条道路被列入保护名单,其中64条被规定为“永不拓宽的道路”,不仅建筑不能拆,附近的树也不许砍,所有的设施都得根据保护的要求来。
那时,上海马上要举办世博会。当时有一个“世博600天”的街道整治项目,希望把上海的市容市貌整理干净。各街道的热情都很高,出发点也很好,然而有些地方采取的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比如要把沿街店招店牌全部统一清理。武康路正在其中。
那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市规划局的一位同志打来的,他对我说:“武康路这个地方在瞎搞。”原来,有关部门不仅要把武康路所有店招全部拆掉,还打算把整条街道的商店都弄成一模一样的外观,请一些艺术家帮忙设计。请艺术家没问题,问题是只要求设计成同一种模式,整条街道都要统一格式化。你能想象,一座城市里,建造的房子、招牌等等全部一模一样吗?这样的市貌是没有魅力的。
那个时候的武康路,不整治确实不行。但比起一模一样的面貌,脏乱差的街道至少还有活力,一模一样就连活力都没有了,于是这个项目被叫停。叫停以后,也不能晒在那里,脏乱差的面貌仍然要改变。而武康路正好是64条不得拓宽的道路中的一条,于是市规划局与区政府一起商量,能不能拿武康路做试点,既把它整治好,同时也不要做成一模一样的面貌。
当时我还在上海市规划局工作,这件事的具体操刀就邀请了同济大学建筑系沙永杰老师来执行。我了解他,他对保护建筑有很深厚的感情,我们都觉得他能把武康路改造好。
沙永杰第一次去武康路调研后发现,远远不是店招店牌的问题,这里面还涉及到墙面路面、破墙开店、乱拉电线、乱建各种设施等。比如,居委会在这里划块地停自行车,绿化部门在那里乱种绿化,交通管理部门在某处安放红绿灯电线杆,大家都各自为政,自己干自己的活儿。然而,正是这些出发点很好的行为,造成的最后结果,却是街道的整体风貌面目全非。别说历史风貌的展现,即便是当前的风貌,也不好看。于是大家想,干脆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试点,那就不仅仅是整治店招、店牌,而是需要延伸很多工作。
武康路的试点工程就这样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