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吃心:探访上海六十年小吃店的秘密!
虹口区的山阴路是一条优美娴静的小马路,很多人知道这条小路是因为鲁迅故居坐落于此,但更多的人怀念这里恐怕是因为一家叫 万寿斋 的小馆子。
很多虹口的孩子都是吃着万寿斋的小笼馄饨长大的,从隔壁的三中心小学吃到复兴中学,大学毕业、工作以后带着恋人再回来吃,嗯,味道没有变。
万寿斋的历史在书上找不到,它仿佛只存在于一代代员工和食客的记忆里,吃心从众人的回忆中大致找到了小店的发展脉络:
万寿斋最早是解放前一个崇明人开的糕团店,后来才开始做传统点心。
解放后公私合营,小店转归国营,隶属于虹口区第二饮食公司,店里很多老师傅都是那个时代出来的。
大约二十年前,国有资产改制,万寿斋由饮食公司的老员工买下来,又归为私营,幸好,老师傅们也留了下来。
这位张阿姨是万寿斋做得年头最长的员工,已经35年了,从厨房做到收银,她说: 退休了呆在屋里厢没劲,还是出来做做生活开心啊!
不论小店历经怎样的时代变迁,它在 山阴路123号 的地盘一直没有更改,也没有扩建,甚至上一次装修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热天里,两台老实挂壁式空调难以打消暑热,很多客人都是带着毛巾来边擦汗边吃热气腾腾的小笼的。
小笼包
有句讲句,万寿斋的小笼,卖相不怎么样,但却是很多人的爱。
这里的小笼工艺,是店里的师傅早年去南翔小笼学来的。
包小笼的阿姨说: 如果生意不忙,能包出标准的二十一个褶子,忙起来就只有十几个褶子了,侬不要介意哈!
这里的面皮,跟一般人家的粉酵头、擀面杖轧出来的不一样,用的是加精制油做出来的油酵头,皮子是阿姨用手一张张揿出来,掌纹都揿进去了。
70克皮子,100克芯子,芯子里最打动人心的是一包汤汁。
我打探到的秘方是:肉皮烧三到四个小时,然后送到空调房里面吹再进冰箱放过夜,第二天就得到了凝固的胶原蛋白……
不知道这番功夫,现在还有多少店家肯坚持做, 如果你知道,请务必告诉我 。
大馄饨
你吃的馄饨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这里馄饨的外观,跟别家会有点细微差别。(回复:盛兴可见卢湾的老牌大馄饨)
这里的馄饨包法据说是店里的师傅自己发明的,同样的皮子,可以包出两层,包得更紧实,保证不露馅。
三鲜馄饨是猪肉、开洋和榨菜的经典搭配。
菜肉馄饨眼下是夏季特供的冷馄饨。
鸳鸯面
店里的面,冷面是当季热门,回复:冷面或者东泰祥 可见吃心的冷面大盘点。
比冷面更加吃香的,是一个暗号: 鸳鸯面 。
所谓鸳鸯面,就是浇头 一半辣酱一半咸菜肉丝 ,这道牌价上绝然没有,只有老吃客才晓得,如果你进门报出“鸳鸯面”这三个字,并自动摸出九块钱,阿姨就晓得你是懂经的啦!
之所以能写出万寿斋这么多的秘密,是因为我又去采访了。
犹记得当时户外是39度的高温,厨房间锅炉全开活脱脱一个桑拿房,我跟搭档进去是记者和摄像,出来就是两块走油肉……
采访到最后很high,然后我出镜开始逗哔……
抱歉,这是幕后花絮,我正常的片子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阿姨展示独家馄饨的包法,还有,采访到一对老夫妻,阿姨娇嗔地指着爷叔说: 我夜饭烧好了,老头子还是要来吃面,只好陪伊来。
一片吃心 诚心诚意地做节目,发吃心,只为你,欢迎加关注:
关于作者
吃心
能吃会烧的吃货记者
晨间美味由此开启
微信公众号:一片吃心 chixin1p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