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视野中的红海地区”学术研讨会在上外召开

30.05.2018  12:47

为呼应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构建我国的全球治理与区域研究话语权,推动有关方面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于2018年月25-27日主办召开了“全球通史视野中的红海地区”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主要议题包括红海地区的地质和地理、考古发现与研究、古代文明史进程,以及近现代世界变迁中的红海地区、“一带一路”倡议与红海地区等。会议的举办得到了国内外有关领域的重要学者和学术机构负责人的支持,会议论文即将在研究所主办的《全球文明史杂志》创刊号刊出。

5月26日上午,全国专家学者们汇聚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会议室,“全球通史视野中的红海地区”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始。美国圣母大学郭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David Warburton教授、以色列阿里耶大学Itzchak Shai教授、复旦大学白钢教授和邱轶皓教授、南京大学高荣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程彤教授、肖琳教授和高健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唐均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陈永生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曾琼教授、中山大学研究员陈亮以及多位国内外大学的博士候选人等共三十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开幕式由王献华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岩松校长到会并致辞。李校长首先对此次红海会议的举行表示祝贺,对国内外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之一,在明年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上外传统上以外国语言文学见长,但在过去20年间,也开办了诸如政治学、法学与新闻传播学等非外语专业,努力朝着向多学科大学发展。如今上外的办学愿景,是成为在国别区域研究与全球知识领域有专攻且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在上外的办学方向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在外国语大学构建全球知识架构,而此次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主办的“全球通史视野中的红海地区”学术研讨会,即时这样的努力之一。李校长指出,虽然上外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成立时间很短,还不到一年,但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不仅举行了一系列学术会议,开展多方面的研究,也给本科生开设了全球文明史相关通识课程。李校长相信全球文明史研究所能在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并希望能在之后邀请更多国际上的知名学者来研究所进行交流。李校长认为,上外全球文明史研究所这一平台不仅对上外的发展极具意义,而且也是中外方交流的桥梁。最后,李校长祝愿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简短的开幕式后,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始,上外校友、来自美国圣母大学的郭黎教授首先讲述了西方学界近来关于红海商路的研究,并分析了中古时期红海商路研究的若干问题。他带领大家回顾了红海商路的相关史料,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亚丁港和西贾兹等红海商路研究的个案,介绍了以城市、港口为视野焦点的十三世纪的全球商网体系。郭黎教授提出在红海商路话题上,中国与世界商网的相关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深度研究的考古和历史问题。在第二场主题发言中,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David  Warburton教授从长时段的视角解析了红海与波斯湾,将红海与波斯湾作为个体和整体分别进行了对比和整合,详细解析了红海地区各类考古货物的产地及贸易路线和各个文明体的互相影响。

26日下午,首先由复旦大学历史系邱轶皓博士带来以《蒙古统治时期印度洋地理知识的传承与变化》为题的演讲。他介绍了印度洋海上网络以及印度和外部世界沿海地区的关系,后将印度的伊斯兰和中国地理知识进行比较研究,强调了蒙古人在重建海上网络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随后,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程彤教授以对《塔巴里历史》和《巴拉米史》的研究为例,生动形象的讲述分析了罗马与萨珊在也门的博弈。关于罗马埃及对东贸易路线的历史演变,来自中山大学历史系的韩雪飞强调了贝莱尼克(Berenike)与米奥斯·霍尔莫斯(Myos Hormos)为代表的红海沿岸港口,或可进一步深化对罗马帝国贸易情况的了解。

经过简朴的茶歇,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唐均教授首先为大家展示了红海两岸民族在不同时代对狮子的认识。中国海洋大学陈永生教授带领大家探讨了汉字和埃及文字中的原型义符及其文化蕴涵,对汉字和埃及文字中名物范畴、性状范畴和动作范畴使用原型义符的情况进行了举例比较分析,并讨论了原型义符使用中的文化因素。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王献华教授也从具体问题出发,介绍了早期文献所见两河流域的“下海“及其所指水体范围。最后学者们就当天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5月27日,“全球通史视野中的红海地区”学术研讨会在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会议室继续进行。上午的主题发言首先是来自南京大学的高荣盛教授,从红海西岸的阿布扎布兴衰到北端的吉达与图尔的崛起,高荣盛教授深入浅出的解析了10至15世纪红海与印度洋间的联系及其交通贸易样态。以色列阿里耶大学(Ariel  University)考古学院的Itzchak  SHAI教授随后从考古学出发,强调了青铜时代红海被称为通向非洲和东南亚的大门,并例证了红海地区在非洲和欧亚大陆的物种迁徙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曾琼教授则带来了以“客从海边来”为题的演讲,引人入胜地展现了十四世纪的孟加拉穆斯林的经历和相关史料的分析。

27日下午,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陈亮博士首先发言,他讲述了自己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地区的实地考察和相关研究,解析了阿法尔游牧民族信仰的变迁以及其与当地城市和社会结构转变的关系。之后发言的是上外校友、来自芝加哥大学文学部近东语言文明系的博士候选人张泓玮。他以提格里(雷)尼亚语和古典埃塞俄比亚语共时/历时分析为例,在国外埃塞俄比亚研究的背景下,探讨了语言教学与文本研究的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复旦大学的白钢教授则探讨了“红海与黑海的 古希腊语名字及其文化内涵”。下午最后一场,四川大学的Emmanuel UMAR博士以“地中海:地中之海,地狱之海”为题做了报告。由于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Henok NEGUSE未能成行,王献华教授代读了他的发言。

大会的最后环节是郭黎教授、David  Warburton教授、高荣盛教授和王献华教授分别对会议做总结。郭黎教授和高荣盛教授将此次红海会议评价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会,并对这次会议的组织者王献华教授表示感谢。高荣盛教授还特别赞扬了到场的青年学者很好的将西方与东方的传统文献相结合,为红海问题的学术研究提供的全新视角。王献华教授表示,研究所此次会议是全国首次专门研讨红海地区的会议,他诚挚邀请各位学者们通力合作,为呼应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为推动有关方面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做贡献。

初审 / 编校 / 黄梦媛 责任编辑 / SISU